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评论 >> 新时社评 >> 新时社评:全方位开拓土地新供应

新时社评:全方位开拓土地新供应

  香港房屋协会获政府邀请,探讨利用郊野公园少量地皮作发展房屋用途的可能性,将以大榄隧道收费广场以西的大榄郊野公园与沙田水泉澳邨附近的马鞍山郊野公园作为研究试点。若然只是发展郊野公园边陲而生态价值不高的地皮,值得社会大众支持,这是增加土地供应,纾解本港发展用地不足的可行方法之一。

  事实上,中环美利道停车场商业地皮刷新每尺楼面地价五万元的新高纪录,反映抢地潮已由住宅用地蔓延至工商用地,可见本港发展用地不足问题呈现恶化,这不单止关乎市民住屋需要,还不利于整体经济与营商环境,削弱本港竞争力。当局要以新思维,全方位开拓土地新供应来源,郊野公园地皮绝非碰不得。

  今年初特首梁振英在施政报告内提出,利用郊野公园少量生态价值不高地皮,作发展公营房屋用途,这次房协研究主要是回应施政报告建议,内容包括对郊野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郊野公园地段的生态价值如何等。

  无可否认,当局提出发展郊野公园少量地皮的建议,必然引起社会极大争议,来自环保团体的反对之声尤其是强烈,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必须要作出取舍,权衡轻重,解决市民住屋需要必须放在较重要的位置。

  地价、楼价疯涨之下,将有更充分的理据支持发展郊野公园少量地皮,作兴建公营房屋。

  一是本港楼市濒临失控,对社会与经济稳定性构成重大威胁。住宅楼价迭创新高,较九七年高峰期高出八成,楼市泡沫涨爆危机加剧,发展郊野公园地皮可增加住宅土地供应,有助遏抑楼市。

  二是本港中长期土地供应存在缺口。港府十年建屋目标为兴建四十六万个公私营房屋,包括二十八万个公营房屋与十八万个私营住宅,但目前规划作公营房屋的土地,只可建约二十三万多个单位,余下四万多个单位的土地仍未有着落,发展少量郊野公园边陲地皮,便可填补用地缺口,有助改变市场对楼价只升不跌的预期。

  三是当局透过改划土地用途,难大量增加住宅供应。港府增加短期住宅用地供应方法,主要是改划社区、学校与绿化用地为住宅用途,基于地皮面积普遍有限,难以大规模增加住宅供应,而且经常遇到反对阻力,结果项目拖延、规模缩减,甚至被迫放弃。

  今次房协研究试点为大榄与马鞍山郊野公园范围边陲位置,涉及地皮总面积四十多公顷,相当逾四百万方尺,一旦研究结果证实可行,足够兴建多个大型公共屋邨,提供万计公屋单位,造福社会。

  本港并非土地不足,只是欠缺可发展用地,包括住宅与工商用地。对比发展棕地与填海造地,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少量地皮可免除收地问题以及可较短时间内提供大量发展用地。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