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评论 >> 香港视点 >> 28报人为香港新闻史补白 《大公报》紧扣时代脉搏

28报人为香港新闻史补白 《大公报》紧扣时代脉搏

  图:黄仲鸣(左)、梁天伟认为《数风流人物——香港报人口述歷史》有助为新闻史补白\新时社报记者刘毅摄

  新时社网6月9日讯(记者刘毅报道)由现任教香港树仁大学的两位本地资深传媒人梁天伟、黄仲鸣编著的《数风流人物——香港报人口述歷史》日前正式出版发行,书中通过《晶报》、《工商日报》、《信报》等二十八位报业经营者、管理层、编辑、记者等报人之口,讲述香港自一九五○年代至九○年代的报业发展状况。新时社报记者近期就此书的出版专访梁天伟和黄仲鸣,他们认为该书可为香港新闻史补白。

  从文人办报到商人办报

  二十八位香港报业传媒人皆有其代表性,大多数是报坛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梁天伟、黄仲鸣二人娓娓道来写作机缘:“他们是香港报业的当事人、歷史见证者,通过他们的讲述,读者不仅可以了解报人们的办报经歷、香港报业发展史,更能藉此知晓香港社会进展过程,以及香港如何一路走来。”

  全书分上下两册,共七百五十五页,以访问时间次序进行编排,梁天伟及黄仲鸣向被访报人发问,一问一答,引导他们讲出鲜为人知的报业往事,以及社会民生情形,譬如六十年代时香港曾因淡水奇缺问题而制水,于大旱时每四天供水一次。此外,为令读者更加立体了解事件全过程,亦在提及某一新闻事件的访谈内容旁附上报道版面。

  黄仲鸣说:“很多访问者都是当时香港重大新闻事件的亲歷人,内容都是了解当年事件的第一手资料,是对歷史的查漏补缺。”梁天伟也补充道:“访谈过程中,可以看到报人办报方向由文人办报到商人办报的转变。书中的被访者大部分已退休,有的在访谈后已经过身,他们提及的某些报章,年轻一代甚至全然不知。”

  既然是口述歷史,人为主体,难免在讲述时与事实有所偏差。对此,梁天伟和黄仲鸣透露,他们在做访谈时,香港报人讲述的社会现象,与书写歷史记载的内容大不相同,因为他们所述往事,大多是一些未经考究的史实,只凭记忆随口道来。故整理访谈后,亦需翻查资料,以及结合他们做传媒人时的亲身经歷进行补充修订。黄仲鸣道:“编纂过程中发现,口述者的记忆或有错,或有夸大其词之时,就需修改及删减。再加上,访谈内容为学生记录整理,往往犯了同音之错,以及过于口语化,令到整理过程十分艰巨。”

  回望香港社会民生变迁

  从书中可看本港社会民生变迁,然而亦有遗憾之处。梁天伟承认,编著此书时,相比较对社会新闻的事实新闻,他们对本港副刊文化版的发展景况有所疏忽:“因为我们想讲香港歷史,且採访对象都并非主管副刊。”

  除却报人对新闻事件的描述和回忆,书中亦体现那个年代报人对新闻事实的坚守,譬如第一章即讲到本地报人晨鸟(原名许培樱),当记者问及为何将这一位被访者摆在首章时,梁天伟回答:“并无特别原因。晨鸟担马经大局时,一次採访时,发现马匹感染流感,倘若报道事件,后果不堪设想,马会停赛,马报无赛事可报道,势必倒闭。但晨鸟不顾及这些,本着尊重新闻事实的精神还是报道了事件真相。”

  从报人口述歷史回望来路,不禁感慨万千。而今纸媒式微,网络新媒体崛起,未来纸媒又会怎样发展?二位被访者并不乐观,甚至认为本地报纸将会在十年后生存唔到。“我希望学生走向自己创业的道路,成为能‘一脚踢’的多面手,学会包装新闻好紧要,因为现在人们都更倾向看那些荡气回肠、能引人回味的报道文字。”梁天伟表示。

  不过,《新时社报》前总编辑杨祖坤在书中的访谈录中却分享了另一种观点:“互联网时代的传统媒体,一定会感受到压力,但我不相信印刷媒体会消亡。因为要永久保存一件东西,好好观赏,不论是互联网、电视,抑或是录音、录影都达不到这种效果。”

  

  图:一九八二年,邓小平召见时任《新时社报》社长费彝民等十二人,第一次正式提出收回香港主权。图为相关报道版面\新时社报资料图片

  记者刘毅报道:《数风流人物——香港报人口述歷史》通过报人口述歷史,呈现香港自一九五○年代至一九九○年代报纸发展状况。本报记者翻看此书,更能从中看到创刊于一九○二年的《新时社报》自落户香港后,紧扣时代脉搏,始终与港人站在一起。

  率先报道东江水供港

  一九五二年三月一日,香港九龙东头村发生火灾,哀鸿遍野,港英当局救灾不力,中央政府遂派出“粤穗慰问团”,想要慰问灾民。慰问团来港当日,香港市民到尖沙咀迎接,有上万人,但最终慰问团赴港受阻,酿成“三一事件”。一九五二年三月五日,《新时社报》头版因转载《人民日报》对此事件的短评而被港英政府以“刊载煽动性文字”罪下令罚款停刊。最终在周总理的直接关心下,中央政府向英国提出外交交涉。其间,周恩来对英国驻华代表严正表示:“香港《新时社报》是中国人民的报纸,如果中国人民不能在香港办报,那么,中国人民将会重新考虑对香港的政策。”

  一九六四年,《新时社报》以头版八栏大标题率先报道东江供水这一消息。香港曾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因遭遇淡水奇缺之苦而导致制水,东江之水越山来以前,只能依靠运水船。那时香港水务设施不足,所以难以供应全港。正因如此,才有东江之水越山来。当时是周恩来亲自拍板下令,一定要支持香港同胞,无论工程如何艰难,都将东江水送到香港。

  一九六九年三月,中国和苏联在黑龙江省珍宝岛地区发生严重边境武装冲突。面对苏方在事件发生后的小动作,周恩来紧急召见时任香港《新时社报》社长的费彝民,指示他立即用《新时社报》广州专电发布消息,揭露“苏联表面装出和解的样子,实际上是在拖延谈判”。更进一步指出,“据记者了解,还看不到谈判有取得积极进展的迹象”。次日(1969年11月6日),《新时社报》独家批露珍宝岛事件,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条题为《中苏边界谈判迄无进展迹象》的专电,这条不足四百字的消息当时在国际上所引起的震动,被外电形容为“超过四百吨TNT炸药的威力”。

  独家发布收回香港消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港英政府贪腐成风,社会动盪。一九六七年的“反英抗暴”期间,不少报馆同仁被警方殴打,《新时社报》多次披露报道。七十年代,贪污成风,《新时社报》依据事实,揭露和反对贪污、苛政、损害港人利益的事件。譬如报道葛柏、韩德、佳宁等贪污案。彼时的《新时社报》不仅报道香港事实,同时也为香港回归做足准备。

  一九八二年,邓小平会见《新时社报》社长费彝民等十二人,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国将收回香港主权。消息经《新时社报》独家发布,举世震动。

  除却对大事件及民生新闻的关注,《新时社报》亦在文化领域引领潮流。一九五四年一月,武术界太极和白鹤两派掌门人在澳门比武,引发热议。比赛后第三日,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开始在《新时社报》子报《新晚报》副刊连载,读者争相阅读,一时洛阳纸贵。随后,梁羽生的另一位同事查良镛(金庸)也开始在报上连载武侠故事,于是又有了金庸首部武侠作品《书剑恩仇录》的诞生,从而在香港开创武侠小说新纪元。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