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台湾 >> 聚焦两岸 >> 从台湾南部小镇走出的十九大代表──记上海市台联会长卢丽安

从台湾南部小镇走出的十九大代表──记上海市台联会长卢丽安

据新华社上海11月8日电(记者许晓青陈键兴赵博)从台湾高屏溪到上海黄浦江有多远?这个问题放在卢丽安身上,其中深义不仅在于空间上的距离,更是指人生追求的广度。

  我以身为台湾的女儿为荣,我以身为中国人为傲!中共十九大期间,众多媒体聚焦的党代表通道上,卢丽安的一番话感动人心。很快,这位台湾南部小镇走出的中共党代表,迅速成为海峡两岸广受关注的热点人物。

  盛会后回到上海,卢丽安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从故乡童年时光到20年大陆生活,从热爱的教育事业到坚守的信仰信念,从对两岸关系的关切到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她娓娓道来,畅谈情感与体悟,言语中透出对故乡的眷恋,对民族未来的思考。

  台湾小镇姑娘的情感记忆

  1968年12月,卢丽安出生在台湾高雄旗山镇。这里位于连接台东、台南、屏东、高雄的要道上,高屏溪从小镇东部缓缓流过,旗山、鼓山等台湾中央山脉的末端余岭屏护着溪谷丘地。

  我的父亲是医生,母亲辞掉教职专管家事。家里有7个孩子,我排行老二。卢丽安回忆说,一个女孩子面对大家庭,又身处封闭的小镇,自然而然想要突破现况、往外面走。乡下孩子想出人头地,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书念好。

  她坦言,自己儿时不是学霸,小学四年级还差点留级。好在随着年龄渐长,读书上逐渐开窍,考上了高雄女中,之后考入台湾政治大学英语系。

  本科毕业后,卢丽安赴英国留学,1997年随丈夫来到上海,走上了知名学府复旦大学的讲台。无论走到哪里,台湾的女儿始终牵挂着故乡,那里的一砖一瓦、一山一景,在她的记忆里永远带着家的温度。

  对故乡的记忆,卢丽安不只着眼于个体的感受,更看重源流、根脉。与大多数台湾同胞一样,她有着强烈的寻根意识。有一年,她回旗山参加了一场宗亲大会,那是为纪念卢氏祖先明末清初从福建漳州跨海来台而举办的。席开数十桌,到场宗亲不下400人。这还只是很小一支,卢氏的根在闽南、在大陆卢丽安说。

  台籍大学教授的政治选择

  时间的刻度不只标记个人生涯和家族繁衍,更投射出历史变迁。卢丽安出生的年代,海峡两岸还深陷对峙隔绝的漫长暗夜,骨肉至亲咫尺天涯。谁能预料,多少年后,这个出身台湾乡土社会的知识女性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并以党代表身份走进中共十九大会场。

  大会闭幕后,卢丽安又回到熟悉的课堂,回到学生中间。教书育人是她深爱的事业,一方讲台是她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的热土。

  在复旦大学,卢丽安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英语文学课,还指导硕、博士生。她称赞复旦外文学院学风开阔宽容,感念学院的关怀与支持。卢丽安特别谈到自己的入党介绍人之一孙建教授:孙教授大度儒雅,曾任英语系主任,是一位善于调动大家参与学术团队协作的管理者。他乐于分享自己的学术课题,召集大家一起加入研究,让我印象很深。

  登陆二十载,她把所学毫无保留投入教学一线,也从中收获着思想的果实。就在这座校园,卢丽安开始观察中国共产党。可以说,我用15年时间,以党外人士的态度在观察,最终决定申请入党。她说,观察的过程也是不断深化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信仰、理念、行动和目标的过程。

  2015年,卢丽安郑重作出了自己的政治选择:因为充分体认这个执政党的魄力和远见,所以我希望成为其中一员。

  台胞团体领导者的使命担当

  在十九大党代表通道受访时,卢丽安用普通话和闽南方言说爱台湾,也爱祖国大陆,令人印象深刻。

  那天进到人民大会堂,身处众多党代表中间,深刻体会到国家之大、民族之多元,我们汇聚在一起是因为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就是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一起努力。卢丽安说。

  作为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推动对台交流是卢丽安的重要工作。消弭两岸间的他者意识、凝聚厚植我们的情感联结,是她心心念念关切的课题。

  卢丽安参与台联的活动,一路从常务理事、副会长干到会长,为这个台胞之家付出了大量心血。参加十九大归来,她对台联工作有了新设想:要切实贯彻两岸一家亲理念,把勿忘历史和观照现实结合起来,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就个人而言,我从心底认同中国共产党的理念,把入党当作卢丽安说。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