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华侨 >> 侨务动态 >> 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

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

  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 为城市发展献计献策 聚人才,要硬政策也要“软环境”

  1月28日晚,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12名委员围绕吸引人才、科技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等议题建言献策。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锟、张姝泓、方晴、李栋、廖靖文

  刘根生(市政协委员、广州中源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规范人脸识别应用,防范伦理与法律风险

  刘根生代表民革广州市委员会发言。他认为,当前,人脸识别作为AI重要应用,在交通、治安、疫情防控等方面成为政府好帮手,但是同时可能引发复杂多元的科技伦理、公共安全和法律风险。

  刘根生提出,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广州需确保安全底线,探索构建新型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在发展与安全上取得平衡,保障产业行稳致远。他建议,组织市级专项立法,完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为技术应用设立专门监管机构,加强数据保护;强化应用场景必要性审查,维护个人信息主体权益;整治不规范的采集与使用,提升政务系统安全性能;引导行业自律,完善标准和伦理规范。

  黄洁薇(市政协委员、广州华侨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构建海归高层次人才柔性服务体系

  黄洁薇代表致公党广州市委员会、文化艺术界发言。黄洁薇提出,依托广州建立全国首个海归小镇的战略布局,在刚性的人才服务政策之外,从厚植吸引人才的“土壤”、优化服务人才的“软环境”出发,参考学习国际、国内及当前全国首个海归小镇示范起步区等先进做法,为广州构建海归高层次人才柔性服务体系提出工作思路,为政府优化海归高层次人才生态环境政策提供参考。

  黄洁薇建议构建先进的国际化孵化加速平台,全生命周期式服务海归创新创业;成立“CEO俱乐部”,构建海归企业家线下+线上服务及信息互联互通载体;实施全球英才招聘计划,广纳战略领军型国际高层次人才。

  杨松才(市政协常委、广州大学教授)

  强化更新规划与产业规划无缝衔接

  杨松才代表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科学技术界发言。他建议深化城市更新,盘活现状老旧工业用地,为科技产业发展腾挪空间,推动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广州经济规模巨大,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但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高新科技产业在工业中占比较低,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杨松才建议全面深化城市更新,强化更新规划与产业规划无缝衔接、制定全面的科技产业扶持政策、建立科技产业要素信息平台匹配库,全方位的引导、扶持、挖潜、转型发展科技产业,实现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方颂(市政协委员、华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加快金融对外开放抢抓RCEP机遇

  方颂代表民建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发言。他建议加大广州金融对外开放,抢抓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机遇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2020年,15国签署RCEP,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美收官。如何加快广州金融对外开放,助推千年商都抢抓RCEP机遇是当务之急。

  为更好推动广州金融对外开放力度,聚集国际金融市场资源,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方颂建议,一是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创新跨境金融服务等提高营商环境软实力;二是将大湾区银行定位为国际商业银行,从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成员国吸收股东;三是在市场定位、运作机制、交易品种和服务等方面对标国际,推进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四是推动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金融规则体系,助力金融对外开放,服务实体经济。

  马宁芳(市政协委员、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

  建议合作筹建粤港澳大湾区P4实验室

  马宁芳代表民盟广州市委员会、农工党广州市委员会发言。她建议加快推进P3/P4实验室建设,以构筑广州生物安全防线。

  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国家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础支撑平台。在新冠肺炎期间,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P4)和广州市P3实验室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她建议广州发挥优势,升级科研院所、大学、医院等现有实验室升级至P3级别,在南沙选取偏僻岛屿,携手香港、深圳合作筹建粤港澳大湾区P4实验室,同时,加强P3/P4实验室的利用和管理,培养优秀的科研和管理人才队伍。

  粟娟(市政协常委、市林业和园林局总工程师)

  推动公共文化场馆社会化管理运营

  近年来广州先后建成开放广州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图书馆、南越王宫博物馆、粤剧艺术博物馆等一批体现城市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

  粟娟在代表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发言时表示,公共文化场馆“建易管难”,完全依赖财政资金运营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市民群众的新要求。

  粟娟建议,按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相关要求,研究出台广州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法律和服务目录;同时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通过引入“外部治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构和供给主体重构,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实现。

  曹志伟(市政协常委、曹志伟委员工作室创始人、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咨委会企业组组长、省新阶联副会长兼网络新媒体分会会长)

  出台政策和标准规范网络经营平台

  曹志伟代表工商联界发言,他认为网络营商环境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违规评价服务已经成为灰色产业,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对网络平台经营者带来负面影响,部分互联网公司以补贴政策扩大流量优势与市场占有率不断强化垄断地位,互联网上的知识产权难以得到保障等。

  曹志伟建议,出台相应政策和标准,规范网络经营平台,打击网络上的恶意行为,维护商家的合法权益。同时打破互联网平台间壁垒,禁止平台垄断经营,营造公平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他还建议,由国家掌控数据大平台,建立网络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机制,提高个人信息自我保护意识。

  邓玲(广州市政协委员、民进广州市委会副主委、海珠区政协副主席)

  大力提升“食在广州”的影响力

  邓玲代表民进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发言。“食在广州”名声在外,但响而不亮,存在活力有余、引领不足的状况,与“十四五”规划要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不匹配。建议大力提升“食在广州”的影响力,彰显城市文化品位和形象,发展全域美食经济,利用北京路、永庆坊、荔枝湾等历史街区以及广州塔和跨江步道等区域分别打造广府和中西美食地标;在番禺、南沙、从化、增城、花都等地区打造地方风味美食地标,形成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风情的美食文化旅游地标网络。繁荣夜间经济,擦亮名片提升“美食之都”世界美誉度,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助力广州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何亚东(市政协委员、广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工室主任)

  推进国企存量土地再利用

  何亚东代表广州市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员会、无党派人士发言。城市更新成为广州优化城市结构、提升城市品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旧厂是城市更新的主攻方向之一,国企用地往往区位好、开发价值大,同时存在利用效益低等问题。建议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集中清理解决国企存量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和规划,与周边旧城联动改造,兼顾公共利益,如为地铁站场等交通设施提供落地空间的,可适度提高周边土地开发强度。明确各区及重点区域的产业定位,谋划重点行业的空间布局,推动有序发展错位竞争,引导市场根据产业地图进行产业布局,提高产业显示度和集中度。通过产业引导,打造典型示范,实现反哺国企实体产业发展、提升城市产业空间品质、促进产城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多重目标。推动金融创新,为国企存量土地开发提供资金保障。

  徐兆东(市政协常委、民进广州市委会副主委、广州市花都区政协副主席)

  加快推进白云国际机场T4航站楼建设

  民进广州市委副主委、广州市花都区政协副主席徐兆东代表民进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在座谈会上发言,并建议加快空铁融合经济示范区“一区两翼”建设,助力广州打造枢纽之城。

  花都区拥有广州重要的空(白云国际机场)、铁(广州北站)枢纽关键资源,在全市打造枢纽之城过程中,区位优势明显、作用突出。徐兆东建议,加快推进白云国际机场T4航站楼和空铁捷运专线的立项及建设,缩短空铁联运时间至6分钟内,同时推动免税政策落地。

  肖国伟(市政协委员、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加强南沙港与深圳港的协同合作

  肖国伟代表港澳特邀界在座谈会上发言,他建议发挥南沙和前海自贸区作用,推进穗深两市经济协同发展。

  肖国伟认为,以穗深为核心的珠江东岸地区,在城市、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已经逐步形成紧密联系的一体化区域。广深的深度合作已经具备了充分条件。

  他建议,强化穗深两地的互联互通,优化深圳到南沙的交通接驳和站点配套服务,加强南沙港与深圳港的协同合作。

  他还建议,打造南沙与深圳海陆空立体式交通枢纽,构建广深两市立体式交通网。“可降低南沙庆盛站到深圳光明新区高铁票价,促进形成‘居住在南沙,工作在深圳’的当天来回模式,从而带动南沙庆盛商圈的商业氛围和居住氛围。”肖国伟说。

  廖僖芸(市政协常委、澳门新福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组织力量编纂《岭南文化大全》

  廖僖芸代表港澳特邀界在座谈会上发言,他建议通过推动岭南文化传承创新,以历史文化街区和老旧小区的微改造、创建岭南色彩鲜明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出岭南文化有关旅游产品为抓手,焕发广州千年商都新活力。

  广州有悠久的岭南文化传统,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与枢纽,廖僖芸建议,要在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的微改造中,展现岭南特色风貌的同时,加入现化元素及功能,做到各区各街皆具岭南特色,避免“千城一貌”,创造广州特色,突显岭南文化中心的不二地位。此外也要加强通识教学,组织力量编纂《岭南文化大全》,深挖各种各样的文化、风俗习惯,使其既可用于数据存查,又可作为学习的依据。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