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港澳 >> 政情 速递 >> 李家超:驻港部队是特区的坚强后盾

港人中药梦/中药服务电子化 代煎配送一条龙

  图:Eugene(右)自小对医药感兴趣,升学选科时正值中医药成为香港的讨论热点,机缘巧合下选择了中药学作为专业。

  疫下本港估计有90万名康复者出现“长新冠”后遗症,所幸大部分症状皆可透过中医药调理。然而﹐服用中药不必再怕“煲药”麻烦,现时已有第三方中央药房的中药配送服务。

  提供这种服务的朱立城(Eugene),自小对中药行业感兴趣,他认为中医要广为市民接受,必定要有具效用的中药和方便的服务配合。修读中药及製药高级文凭后,他先在中国药科大学修读中药学学位,再在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攻读中药学硕士,并自行返内地考取执业中药师资格,为继续学习并以中药学为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新时社报记者 金丰、余风(文)受访者提供(图)

  “我跟很多人一样,会认识中医药是因小时候被父母带去看中医开始。比起西药的药丸药水,中药材浓厚的气味和令人印象深刻如以昆虫壳(蝉蜕)入药,都是长大后对中医药的初印象。”Eugene说,当初选科时正值中医药成为香港的讨论热点,机缘巧合下,他选择了中药学作为专业并坚持至今。“现在每日一早返到公司,我都会先到中药房和生产部稍作停留,聆听百子柜的开合声和煎药机的鸣叫声,这个氛围感觉就像香港中医药仍在发展中,产生一种充满希望的动力。”Eugene笑言,他对中药的热情,从未消退过。

  “现在每日一早返到公司,我都会先到中药房和生产部稍作停留,聆听百子柜的开合声和煎药机的鸣叫声”

  毕业后,Eugene起初从事配药员工作,但发觉理想跟现实差距甚大,配药收入偏低,晋升机会亦少,行内地位跟中医师差之千里,不免感到前路茫茫,一度考虑转行。“主要是中药的药剂师跟中医不一样,中医有注册制度,但我们没有像西药药剂师的注册制度,很多人不知我们除了配药亦要对质量和处方安全把关,心灰意冷下,都有想过转行。”

  Eugene的迷惘期,一直持续到他在香港大学攻读硕士为止。他说,幸好当时遇上恩师悉心指导,令他改变想法,坚决完成课程。2011年,Eugene终遇上伯乐,他们一位是营商十多年的生意人,另一位是中医师,两位香港中医药“老行尊”对行业发展及商业模式具有相同理念和理想,有志找合作伙伴发展中医药服务行业,认为大有可为。他们看中的伙伴,就是Eugene。“我想既能发挥自己所长,又可装备更多行业和范畴的知识和经验,决定加入。”加上当时内地物流业及中医药已发展得非常成熟,Eugene深感两者结合是一项惠民的服务。

  Eugene坚持中医药诊疗电子化,处方订单电子化管理成为诊疗、药房、物流及风险管理各阶段的先决条件。因此公司成立之初,他和创办人先建立生产及诊所管理系统,包括医师处方时的安全性提示,到药房配剂时有审方程序,确保准确性;到最后快递时订单与物流的可追溯性,成为中药配剂服务的最核心基础。

  “如果有人问,你的中药材靓唔靓?其实很难答,因为无论市民、医师和我都有不同角度判断中药的好与坏。”

  Eugene有一套“地道中药”的追求,也有一套自己的规则。“直到今天如果有人问:你的中药材靓唔靓?其实很难答,因为无论市民、医师和我都有不同角度判断中药的好与坏。”他说,所谓地道药材在香港其实不难找到,他会选择货源是以来源正确正名,如正确的药用部位,更要符合《中国药典》对二氧化硫、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及含水量等要求,方为质量可靠可控。因此,他不鼓励自行往产地直接采购药用中药,因为以香港的采购量及检测成本和能力,无法控制道地药材这名字背后所隐藏的风险。

  而选择中药颗粒剂方面,虽然不断有新产品上门倾销,但他只选用现时代理的牌子,主要是欣赏此药厂的专利配方颗粒,是以最接近汤剂的工艺来生产,跟煎药的功效相若。相信中药结合科技下,市民定能药到病除。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