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化遗产 >> 甘肃非遗保护列入县以上政府预算

邬达克的家,重新敞开门

  ——一次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尝试

  

  图为修缮后的邬达克旧居外景 颜维琦摄

  “邬达克的建筑过去是,现在是,并将永远是上海城市轮廓的一抹亮色。”

  ——贝聿铭

  上海市长宁区番禺路129号,一幢英国乡村风格的别墅藏身楼宇之间。这里曾是邬达克在上海的家。1947年2月,54岁的邬达克携家带口悄然离开上海,一起带走的还有这幢房子里的一扇镶板门和一张绘图桌。

  70多年过去,行走在这座城市,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邬达克的存在。他是近代上海一位无法绕开的建筑师:1918年至1947年,邬达克定居上海期间,设计了超过65件建筑作品,大部分保存至今,包括国际饭店、武康大楼、大光明电影院等在内的24幢建筑先后被列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他的建筑理念、文化和作品,丰富了上海的建筑文化与城市轮廓线。

  这样一位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建筑师的旧居,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荒芜破败,寂寂无闻。直到一次政府支持下社会力量参与的尝试,为它带来转机。邬达克旧居的新生,能否为名人旧居的保护探出新路?今年“文化遗产日”前夕,记者来到这里实地探访。

  老房子的重生

  刘素华是邬达克旧居保护修缮工程的投资人之一,2008年一个冬天的下午,她和友人第一次来到番禺路129号,旧居几成废墟,眼前一片破败。这幢完成于1931年的房子,年久失修,像一位颤巍巍的老人,光芒黯淡。为邬达克的作品和他的传奇人生所感染,刘素华和另一位投资人决定投资旧居的修缮和保护。“一位漂泊的异乡人,在这里成就了梦想,将自己熔铸进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刘素华说,这不能不说是上海的一个动人的文化传奇。

  邬达克设计的著名的国际饭店,曾是数十年间上海滩乃至亚洲的最高层建筑,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最接近星辰的地方。邬达克还创造了诸多第一:远东地区最豪华的住宅——吴同文住宅;上海第一家装配空调的医院——宏恩医院,还有大光明电影院、武康大楼等等,都是邬达克的经典之作,这些建筑已成为今天上海记忆里最华彩的一章。

  很难有建筑师能够和一座城市保持这样深刻的联系。在上海,有一群邬达克迷,他们行走于邬达克建筑之间,寻找、记录建筑背后的故事。“如果说,建筑师的作品或多或少会被时尚潮流所左右,在很大程度上会屈服于业主的喜好,那么建筑师自己的住宅则更能体现建筑师的生活态度和建筑品位。”

  邬达克旧居于2011年开始修缮。这一年,出版人徐林林也走进这里,计划拍摄旧居修缮过程的照片。与刘素华一拍即合,于是有了编纂《邬达克的家——番禺路129号的前世今生》的计划。徐林林找到了毕业于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专业的冯立,邀请他担任中文撰稿。多年来冯立一直关注邬达克在上海的建筑。当他走进番禺路129号时,被深深震撼了——他不仅看到了邬达克留下的建筑遗产,更看到了设计者本人的住宅,还有许多保留下来的珍贵的设计图纸。

  除了邬达克旧居保留的建筑图纸外,邬达克的太太生前将邬达克毕生的建筑图纸、资料以及大量的历史照片捐献给了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图书馆。这些史料让旧居的修缮变得有据可依。书稿的撰写与修缮工程几乎同步,记录了这幢不寻常的老房子的涅槃之旅。

  尽管找到了大量的图纸和历史照片,修缮工作仍然很不容易。建筑材料工艺的失传、建筑史料信息不足等都是历史建筑修复面临的挑战。刘素华告诉记者,在邬达克旧居外立面的修复中,屋顶烟囱的修复值得一提。主楼立面上的两个大烟囱由清水红砖砌筑,砌法独特,是都铎复兴风格的一个标志。然而,多年风吹雨淋使得不少砖块开始风化,缺损部分必须找来同质的红砖碾成粉再调黏合剂补上。修缮时还发现了当年佣人房的烟囱基座,为了让旧居的北面生动起来,与主楼烟囱形成呼应,修缮时按照主楼烟囱进行修复,为此专门回收了一批老砖料,重现当年的砌砖工艺。屋顶瓦片的修复,外立面的露明木构架、门窗、落水管等构件的修复,以及室内装饰物的修复,处处严谨,务求“修旧如旧”。

  唤醒建筑的生命

  邬达克出生在今斯洛伐克境内的班斯卡-比斯特里察的一个小镇,大学毕业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被俄军俘虏。1918年,他从战俘转移的火车车厢里跳车,一路辗转,经哈尔滨来到上海。正是这一跳,成就了上世纪初叶上海滩最受欢迎的著名建筑师邬达克。

  在对旧居史料的钩沉中,旧居所处的“哥伦比亚住宅圈”也随之浮现。邬达克旧居所在的番禺路原是一片农田,1925年由公共租界越界辟筑,起初命名哥伦比亚路。是年,美商普益地产公司陆续购进哥伦比亚路、安和寺路周边土地百余亩。随后推出“哥伦比亚住宅圈”开发计划,聘请邬达克设计花园别墅,将美国式的乡村生活移植到西上海,邬达克把自己的家也安在这里。

  邬达克对家的设计,折射出他本人对于建筑的态度。邬达克在上海时,曾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建筑不一定总要创造出新的东西,因为新的环境、新的挑战、新的材料总会自己催生出新的解决方案。”他受聘根据每个业主的需求设计不同风格的别墅,但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邬达克不拒绝将时兴的材料与技术使用在传统风格的别墅上——比如,邬达克旧居总体采用砖木结构,在屋架关键受力部位则使用钢结构;卫生间地面用了钢筋混凝土,阁楼及陡坡面结构采用现代轻木结构,确保这是一个能够代表当时先进建造技术的房屋。

  “邬达克赋予了建筑生命,它就有了生命的属性,我们的工作无疑是唤醒了这幢建筑的生命。”刘素华如是描述。记者看到,修缮后的邬达克旧居,一楼是免费对民众开放的邬达克纪念室。这里还是中国建筑学会授予的全国首批建筑科普教育基地。时常有建筑文化论坛、音乐会、艺术展等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在这里举办。刘素华说,希望在这里搭建一个中外文化交流、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创新平台,让更多人认识邬达克,感受与之相关的城市记忆。

  旧居保护的新路

  围绕邬达克旧居的修缮和保护,多方的探索还结出了另一个果实——文化遗产保护不能一味躺在政府身上,需要更多地激活民间力量。

  2003年,邬达克旧居被公布为长宁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05年,旧居被列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名录。这仅仅是保护的开始。旧居的产权属于长宁区教育局。2008年,长宁区教育局委托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对邬达克旧居做检测工作。2010年12月,刘素华、朱建英共同投资的大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长宁区教育局签约,租赁并投资修缮邬达克旧居。

  刘素华坦言,就不菲的修缮和装修投入,还有日常运转费用来说,作为邬达克纪念室和邬达克旧居的文化交流空间显然无法收回投资。但从无形价值的层面来说,将邬达克旧居打造成文化品牌,在品牌基础上衍生其他相关的文化产业机会,不妨做一次文物及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创新尝试。

  在《邬达克的家——番禺路129号的前世今生》一书的序言中,上海市文广局局长胡劲军写道:“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是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主体,而欧美各国在政府的引导下,民间力量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已经发挥相当大的作用。邬达克旧居项目引进民营资本对其进行保护性修缮和利用,拓展了文物保护建筑和名人旧居修缮与保护的新路径,探索了政府部门、专家作用和社会力量致力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新机制。”(作者:颜维琦)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