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公益 >> 新闻 >> 公益观察 >> “演习变灾祸”暴露安全教育经验严重不足

改善中国科研环境方能涌现更多屠呦呦

 屠呦呦获奖只是开始,期待更多的中国科学家获得诺奖,这需要科学家争气,也需要改革机制,更需要培植更优良的土壤。

 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5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嵩素。

 这是让全球华人为之振奋的好消息!

 屠呦呦获诺奖,实至名归。四年前,她即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当时,舆论冠之离诺奖最近的中国女人。四年匆匆而过,诺奖终究没有辜负这位勤恳而卓越的科学家。

 屠呦呦系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内地科学家,这一历史性突破委实值得庆祝。欣喜之余,我们也该思考,如何才能涌现更多的屠呦呦?

 科学之途,荆棘密布。没有无数次的失败以及愈挫愈奋,就没有屠呦呦。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仿佛屠呦呦天生与青蒿有缘,但是她一路走来,极其艰辛:一方面她临危受命,压力极大;另一方面条件艰苦,设备奇缺。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姗姗来迟。据报道,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马克思认为,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诚如此言!凭借智慧和求索,屠呦呦等人提炼出了青蒿素,但她不满足于既有成就,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药物。

 应看到,屠呦呦取得杰出成就,非一人之力。这是团队合作的产物,更与她精勤不倦、锲而不舍有关。科研正是如此,站在前人或同仁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在一些人看来,屠呦呦很另类。其同事介绍,她不善交际,比较直率。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也许正因为情商不高,恰恰让她专心致志搞科研;正因为不趋炎附势,更容易矢志不渝地在科研路上挺进。

 屠呦呦获得诺奖,有人替她鸣不平。比如,一位三无科学家(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却能频繁摘得世界级大奖,岂不是对相关部门的讽刺?再比如,屠呦呦一再落选两院院士,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这样一位名声在外的世界级科学家为何在国内缺乏足够的荣望,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值得我们反思。

 还应看到,屠呦呦的成果出现在40多年前,那是条件艰苦的特殊年代。今天,无论从哪方面讲,都远胜当时,是不是更有理由涌现屠呦呦?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获得诺奖科学奖的科学家并不多。不完全统计,日本已经大概20名科学家成为物理、化学、生理、医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获奖者,与之相比我们有迎头追赶的必要。为此,面对屠呦呦获奖,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沾沾自喜。

 屠呦呦说:我的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可以说,任何诺奖获得者都在推动时代进步,让人类受益。屠呦呦获奖只是开始,期待更多的中国科学家获得诺奖,这需要科学家争气,也需要改革机制,更需要培植更优良的土壤。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