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政策法规 >> 顶层设计透析出演出市场路径:京津冀成高频词

顶层设计透析出演出市场路径:京津冀成高频词

  京津冀地域相连,文脉相通,是我国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发展最具活力的重要地区之一。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既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促进三地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得到了三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

这条资讯发生在  稍加细心不难发现,不仅5、6月特设专门的京津冀剧目展演,到了北京一年一度的金秋剧展,更是有不少河北和天津创作的剧目登台。其实有好戏,没场地一直是外地院团进京演出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难题,许多优秀的地方剧目都在计划进京时,因成本过高被挡在了门外。而对于北京这个艺术资源雄厚、演出单位数量繁多的城市来说,各大院团亟须开拓市场,也要到外面去闯码头。北京市的演出单位有几百个之多,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如果他们能在周边城市开拓出新的市场,对提升演出机构的效益将大有帮助。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海君表示。

  戏曲扶持力度加强

  一直以来,戏曲都是戏剧舞台上尴尬的存在,虽是传统传承多年,但观众基础远没有话剧甚至没有舶来的歌剧丰厚。今年文艺创作领域对戏曲的关注和扶持力度都不小,5月文化部出台政策,戏曲将获得专项扶持资金,6月即将该政策进行细化,这也是戏曲剧本创作首次细分类型。文化部艺术司发布通告,开展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工作,采取征集新创一批、整理改编一批、买断移植一批的办法,出资扶持优秀戏曲剧本创作,建立优秀戏曲剧本共享资源库。资源库中的戏曲剧本将无偿由戏曲表演团体申报使用。

  紧随其后,国务院办公厅刚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对各地提出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加大剧本创作扶持力度、改善戏曲生产条件、完善戏曲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等要求。接下来的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更是深入解析戏曲剧本创作、戏曲保护传承、戏曲人才培养,谋定戏曲发展全局。

  戏曲创作的源泉在民间,戏曲演出的重心在民间。戏曲工作者在为老百姓提供演出服务的同时,面对面地感受老百姓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倾听老百姓对戏曲发展的见解,践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时代要求,才能够不断激活戏曲艺术生命力。

  除了进剧场,戏曲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充分利用各类文化平台。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吕先富说,千百年来,城里乡间搭台唱戏,是中国社会一道独有的文化风景线。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拥有丰厚的戏曲艺术资源和扎实的戏曲观众基础。我们将从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战略高度出发,推动戏曲演出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戏曲创作扎根在民间,把戏曲舞台搭建在民间,把来源于群众的戏曲回馈给群众。

  有倾斜关心关注民营

  北京是全国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演艺之都,全年演出约2.1万场,观众超过1000万人次,日均营业性演出场次近70场,全市文艺院团已达到637家,其中92%为民营团体,且仍有不断增加的态势。

  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一边做平台建设,一边做硬件投放。可以明显感受到政策对于占市场绝大多数,同时又不占有优势资源的民营院团的支持和倾斜。今年11月,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启动,这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搭建的公益性演出平台,即由政府出资购买剧场资源,以零场租或低场租的方式提供给文艺院团,推动更多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进入剧场演出,并通过整体宣传营销和实行惠民票价的运营模式降低演出成本和票价,成为一项让更多百姓走进剧院、共享文化成果的惠民工程。

  平台之外,是只有市场价1/3的排练厅投入使用,位于77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整栋楼整修一新,作为北京剧目排练中心。该中心以扶持原创、力推精品、激发社会文化活力、培育舞台艺术生产为宗旨,为在京注册的国有和民营文艺院团提供剧目排练服务,缓解北京市演出院团困扰多年的排练贵、排练难的问题。民营戏剧领军者、北京青年戏剧者协会秘书长邵泽辉表示,这里可能会成为京城文艺青年的大本营。剧目排练中心将对戏剧创作尤其是民营院团的创作有很大帮助,会成为创作者共同的家园。

  1月

  事件:京津冀框架协议落实 京津冀三地联手唱大戏迎新春

  声音:此次迎新联欢会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除北京地区以外,首次邀请天津、河北两地的优秀市民团体共同登台。节目由三地文化局联合推送,分别力荐具有地方色彩、民俗元素的好作品,丰富的艺术形式胜过以往。联袂三地的汇演,在文化上先行,为京津冀一体化做出有益尝试。

  2月

  事件:农历新年前2015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指南公布,国家艺术基金今年加大资助力度

  声音:与2014年的申报指南相比,2015年在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中,突出了对新创作项目的支持;扩大了对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的资助范围,传播交流推广项目,重点资助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过程中,久演不衰、深受欢迎、产生过较好社会影响的作品在国内的演出,并且要求在国外展演、展示的应是国内有代表性艺术家群体或一流艺术团体的代表作品,鼓励围绕具体创作生产任务出作品、出人才、出效益。

  3月

  事件:文化部财务司发布《全国专业剧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亟须构建剧场从业认证制度

  声音:剧场,光鲜亮丽的外观、恢弘的建筑气势,多半成了当地文化地标。用纳税人的钱建设的专业剧场究竟为谁而建,为何而建。目前专业剧场定性、定位模糊,政府投资修建的专业剧场是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培育城市文化艺术氛围,提高群众文化修养的重要阵地,但目前我国专业剧场大都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既要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又要实现市场化运作,导致专业剧场的性质和定位变得模糊不清。

  5月

  事件:文化部全面清理整顿文艺评奖,拟取消压缩流程以上的奖项

  声音:文化奖项,一直都是香饽饽。对于演艺领域评奖业内早有调侃之声,不乏指责与担忧。获奖是惟一目的,入库是必然归宿。一大批演出只为追奖而来。文化部全面清理整顿文艺评奖,拟取消、压缩六成以上奖项。其中,政府部门主导的艺术创作素来是评奖的重灾区,一个非常尴尬的现实是,近十几甚至二十年来,大型中国舞剧几乎没有散票市场,舞剧演出如同行业内的大聚会,充斥各种名目的赠票,几乎与市场无关。

  6月

  事件:文化部出新规缓解剧本荒,戏曲剧本创作扶持首次细分类型

  声音:这一计划意在缓解因剧本缺乏制约各戏曲院团艺术创作生产的瓶颈问题。对于新创剧本每部一次性付25万元稿费和版权使用费。对于整理改编剧本项目,将通过选定一批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保留剧目进行整理改编,对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赋予其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每部一次性付10万元稿费和版权使用费。

  7月

  事件:文化部将治理涉外演出审批权

  声音:对于演出商而言,都绕不过一关又无比挠头的就是拿到各级许可、审批,办妥各种手续,演出顺利开场。文化部发布相关规定,将改进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工作,解决部分地区存在的擅自停止部分审批项目、调整审批层级、增减审批条件以及超规定时限审批等问题。在涉外演出审批权上各地的操作都有所不同,令演出商们无比头痛,更麻烦的是审批级别越低,往往专业程度越低,履职能力也成问题。

  10月

  事件:文化部主办国有院团剧目推介会

  声音:人多、景重、成本高,国家艺术院团闯市场一路走得吃力。一边是地方演出商抱怨大戏接不起,一边是国有院团委屈文艺小分队实非国家级院团创作重点。国有院团走市场高成本一直都是一道坎儿。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吕育忠表示,对于对接市场,国家级院团显然需要做出更多探索。

  11月

  事件:法国剧院遭袭之后,演出行业协会发出倡议,重视剧场安全,文化部随后发文强化文化市场安全防范工作

  声音:法国剧院遭受暴恐袭击给业内敲响了警钟,目前国内对于演出安全的考虑和设计多半还是侧重在舞台技术方面,比如舞台搭建、舞美灯光的使用、幕布防火等,这一系列技术规范都在不断完善。针对观众的公共安全方面设计主要侧重座位摆放、避免出现座椅坍塌,或者拥挤踩踏等。另外,国内剧院并不会设立安全主要负责人。比如出现意外,怎样负责疏导观众就是很棘手的问题。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