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非遗动态 >> 赣州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哪些?

赣州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咱大赣州一共十个产品光荣上榜,看看你的家乡有几个?

1

赣南采茶戏 (赣州市)

赣南采茶戏的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分为“茶腔”“灯腔”“路腔”“杂调”四大类,简称为“三腔一调”。表演形式有“三绝”,即: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近年来,《山歌情》、《长长的红背带——献给客家母亲的爱》、《快乐标兵》、《八子参军》等采茶戏新剧目,分别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

2

于都唢呐公婆吹 (于都县)

于都唢呐公婆吹的乐器主要为“公”“婆”两支唢呐,“公”唢呐稍短,音色高亢嘹亮,“婆”唢呐略长些,音色低沉浑厚。演奏时,艺人身穿彩服,配以大钹、小钹、大锣、小锣、大鼓、小鼓、梆子等乐器进行吹打。

3

客家古文 (于都县)

于都客家古文形成于明末清初,演唱者多为盲艺人,以演唱“古戏文”改编的曲目为主,因而简称“古文”。艺人沿袭传统的唱法,以木梆或渔鼓、小鼓击节的徒歌形式,借助面部表情、声调唱腔,真实细腻地描述演唱内容。

4

兴国山歌(兴国县)

兴国山歌“唐时起,宋时兴”,以独特的民间风格,历千百年而不衰。她覆盖赣南客家人生活的不同层面,成为交流情感、传播知识、娱乐消遣的伴侣和工具。兴国山歌在动员人民群众参军参战,支援苏区革命和建设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流传着“一首山歌三个师”的佳话。

5

石城灯会 (石城县)

石城灯会(又称石城灯彩)上溯南唐(公元953年)就始在民间盛行,有龙灯、狮灯、马灯、蛇灯、茶篮灯、宝伞灯、牌灯、鲤鱼灯、罗汉灯、蚌壳灯、船灯、八宝灯、板桥灯、麒麟送子灯等,具有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制作精工等特点。

6

古陂蓆狮、犁狮 (信丰县)

蓆狮、犁狮都是当地农民在春节期间举行的民俗舞蹈活动。古陂蓆狮、犁狮是信丰县古陂镇谢氏、黎氏一种以狮子和牛为形象的香火狮。蓆狮自明末期起流传在信丰县古陂镇,狮身由两条草蓆连接而成,故称为“蓆狮”。

7

东河戏 (赣县)

东河戏,渊源于明嘉靖年间的弋阳腔清唱“坐堂班”, 此后相继吸收了昆曲、宜黄调、桂剧西皮戏、弋阳调、兴国南北词等精华,发展成为有高、昆、弹三大声腔,形成较完整的地方剧种——东河戏,成为影响赣州东河一带的“赣南第一剧种”。

8

赣南客家匾额习俗 (会昌县)

赣南客家匾额习俗源远流长,遍布各地,以会昌县的匾额习俗最具有代表性。客家匾额习俗源于传统的祠堂建筑,祠堂内挂有祖先牌位、堂号和功名匾、寿匾等,挂匾必须按照既定的民俗仪式。

9

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 (龙南县)

赣南围屋是中国民居的一大奇葩。主要分布在赣南南部的龙南、全南、定南、信丰、安远、寻乌等县境内,如今尚存500余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尤其是龙南客家围屋形态丰富多元,在防御功能、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造技术等方面独具特色,在营造技艺上超凡脱俗,文化内涵上博采众长。2012年11月,赣南客家围屋列入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10

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 (全南县)

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流传于赣南的全南、赣县、兴国、于都等县,尤以全南县的客家擂茶最具有代表性。擂茶制作主要器具:一是内壁有粗密沟纹的陶制擂钵,二是用上等山楂木或油茶树干加工制成的擂杵。基本原料是茶叶、糯米、芝麻、黄豆、花生、盐、茶油及各种青草药。

(本文来源:兴国头条 )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