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民族渊源 >> 为国捐躯的“双枪女战士”

蒋舒和:为国捐躯的抗日“双枪女战士”

蒋舒和:为国捐躯的“双枪女战士”

 

 

   

 每当听到或者看到与刘胡兰、赵一曼相关的文字图像,就会使我想起另一位像她们那样为国捐躯的勇敢女子,她就是鲜为人知的抗日英烈蒋舒和。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大举入侵中国的日军,受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日军曾经放出“三个月占领中国”的狂言,但在全中国抗击日寇的烽火前,不得不向世界宣告他们这一侵占计划完全失败。于是,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把枪、刺刀、飞机、坦克对准了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实施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日军不但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而且在全国各地都制造了许许多多目不忍睹的惨案。

仅在1938年,侵华日军在淄博制造博山谦益祥惨案淄川佛村惨案,淄川河东、杨寨、龙口、黄家峪、张店黑铁山等数十起的惨案,为了剿杀风起云涌的抗日火种,疯狂的向群众施加武力淫威

 

    蒋舒和就牺牲在淄川佛村惨案中。

1938年10月3日凌晨,日寇又调集淄川、洪山、南定日伪军600余人包围了佛村。因为日寇得到情报:“八路军司令廖容标、马耀南带领部队驻扎在佛村。”

    佛村地处淄川东部山区,是个有三千多人的宁静山村。由于地势偏僻复杂,抗日战争爆发后,它成为我党、我军早期活动的地区之一。淄博矿区职工抗日联合会、八路军山东四支队司令员廖容标、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杨国夫等领导经常率部队驻扎在这里。

    1938年10月2日,廖容标、马耀南司令员带领八路军部队离开佛村,外出执行任务,驻村的事务由时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四支队妇女流动工作团团长、淄川县妇救会会长蒋舒负责。蒋舒和皮肤白皙,高挑身材,留着齐耳短发,常常外扎一条军用腰带,披挂两支盒子枪,是地方有名的“双枪女战士”,佛村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这位可敬可亲叫“舒和”的八路军年轻女干部

     她只有21岁,却已有丰富军事战斗经验。她和2日午后刚入驻佛村休整的陈连长带领三十多名战士,还有本村的自卫团,一边加强放哨警戒,一边处理廖容标司令安排的事情。她叮嘱站岗的战士千万警惕,不要掉以轻心,因为佛村虽然偏僻,但距日军驻扎的洪山也只有十几里路。又嘱咐跟在她身边的16岁的女战士杜清秀,抓紧节目排演和节日准备,因为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要让人们快快乐乐地过个团圆节。

     天黑了,夜深了,忙碌一天的蒋舒和又带几个战士围着村子检查了一边,才放心地回到自己住所。

    10月3日(戊寅年八月初十)凌晨,秋天的浓雾笼罩着山野乡村,十几米之外就看不清景物。就在人们酣睡的时刻,狡猾的日伪军悄悄地向佛村包抄过来。

    佛村除了有东西南北四个进出的正门,还在小西门和西北门等几处不长开的便门。在佛村城南门站岗的战士,隐隐约约瞅见一队向村里晃动的人影,便警惕地发出口令询问。可是,对方没有回声。警觉的岗哨产生了怀疑,一边询问一边便朝黑影上方试探性地开了一枪。没想到,枪声一响,立即引来那黑影的猛烈枪声。

    枪声、炮声惊醒了山村和熟睡的乡亲战士。

    蒋舒和双手提枪跑出院子,边走边告诉跟在她身边的女战士杜青秀:“抓紧通知自卫团,带领群众往城外转移”。

    此时,陈连长也提枪跑来。她跟陈连长商量说:“听枪声,敌人可能来了不少,我们力量薄弱,你们又是刚到这里休整,村庄地形不熟悉,请听我的命令,有我指挥,掩护群众转移,拼命也要保护好群众,不能叫群众受损失。枪声西南方向最激烈,我们从东门突围,先掩护群众转移。”

    可是,当部队掩护群众赶到东门时,日寇已经占领了东门外的制高点,密集的机枪子弹封锁住了东门。人们转移不出去。

    为了减少牺牲,蒋舒和决定放弃从东门撤离,转从北门转移。就在他们赶到北门时,日寇已经在北门外的“西岭顶”上架起机枪进行扫射。

    情况十分紧急,怎么办?

    蒋舒和知道有备而来的敌人是来血洗佛村的,就像血洗河东村和杨寨村那样。拼命也不能让日寇的阴谋得逞,拼命也要掩护群众撤离出去。

    于是,一个兵分两路、掩护群众转移的阻击方案迅速形成。

    她让杜青秀跟自卫团,掩护群众从北门往外冲,朝山上转移。自己陈连长带领着休整的几十名战士和部分自卫团从西北门冲出去打阻击,牵制占领“西岭顶”上的日寇。

    西北门外有片棉花地,她指挥战士迅速占领了一个叫“小北浅”的石头洼地,利用这一天然屏障,还有棉花秸杆和清晨浓雾,他们开始阻击超过他们数倍的敌人。

    村民在蒋舒和八路军战士的掩护下,得到迅速转移。

    大雾和天黑,使日寇不敢冒然进攻;因为敌人错判是廖容标率领的八路军主力在打阻击,害怕吃亏上当,不敢冒然进村。

    可是,等天一亮,浓雾渐渐散去,日寇看清指挥阻击的竟然是一个年轻的中国姑娘,她用很少的兵力牵住了数十倍的日寇。日军指挥官顿时恼羞成怒。叽哩哇啦指挥大量的日军包围了棉花地边的“小北浅”。瞬间,迫击炮弹、机枪子弹下雨似的扑向这片小小的山

    面对近在咫尺的日寇,面对枪林弹雨,蒋舒和和打阻击的战士毫不畏惧,利用地形,越打越勇。弹药打光了,摔碎枪械,抽出大刀,捡起石块,甚至用牙齿,与日军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终因寡不敌众,蒋舒和及掩护群众转移的战士们都壮烈牺牲。

    朝日残阳,山河呜咽。

    阻击战从早上四点左右,直打到上午左右,当日寇看到再没有反抗的枪声,才疯狂地扑进村里。遭到阻击的日寇,把侵略者的兽性倾泻到没有来得及转移的老弱病残,妇幼群众身上。见人就杀,见牲畜和东西就抢,手段残忍的日寇还将百姓的水缸统统打碎,然后烧毁民房,一条南北大街的临街房无一幸免,整个村庄成为一片火海。

    早晨十时许,执行任务的八路军得知佛村受到日寇侵袭,马上组织力量打伏击,逼迫日寇撤出了佛村。

    当群众含着眼泪地收敛被日寇杀害的亲人时,发现蒋舒和烈士的身上被穷凶极恶的日寇刺了二十多个刀口,乳房也被割掉……

    她牺牲在一块大青石上,青石被她的鲜血浸透成殷红。

    村民嚎啕大哭,“没有这个双枪女战士,没有八路军掩护,我们这个村就绝了呀!”

    蒋舒和,又名蒋德婷,系博山区大街街中村人。1917年出生在一个比较富有且追求进步的工商家庭。她的父亲蒋沛霖是位开明的教书先生,育有三女,蒋舒和最小。大姐叫蒋德荣,姐夫李瑞九,早在1927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负责为中共山东省委秘密印刷《红星》宣传刊物,即博山的集成石印局。二姐蒋德昌,二姐夫蒋俊(临沂人)也在三十年代参加了革命工作,是八路军的干部。

    蒋舒和就是在这样一个进步家庭长大,有着较多的文化学习和阅读进步书籍的机会。

    1923年,六岁的蒋舒和就读于博山大街报恩寺小学,中共博山第一个党支部就建立在这里。她本家的叔父和兄长都是这个支部的负责人和书记。该校的老师有着较高的思想觉悟,潜移默化的教育给蒋舒和种下了爱国的种子。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了我国东北。东北军张学良的部队来博山号召青年应征入伍,抗日卫国。血气方刚的蒋舒和的堂兄蒋世英带头报名,站在搭建的抗日演讲台上,发表了激情的爱国抗日表示誓死保家卫国,当场穿上东北军的军服,与博山有志青年一奔赴抗日战场。蒋舒和被堂兄的抗日举动所感染。从那时起,她就与学长张敬涛,堂兄蒋方宇等一起走上街头,唱爱国歌曲《松花江上》,演唱爱国剧目,一道在工人集居区办夜校,做老师教工人识字。博山西关三、八大集,赶集的人较多,他们就抬出方桌,蒋舒和带头站到桌子上,宣传抗日救国道理,高唱抗日爱国歌曲。

    1935年,以优异成绩从师范学校毕业的蒋舒和已经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博山各学校的校长都耳闻目睹过蒋舒和的教学才能与演讲水平,纷纷像她提出到学校任教的邀请。经与堂兄蒋方宇,学长张敬涛商量,决定接受到博山西圩子(西冶街)小学的邀请,到那里担任教员。因为那里是博山琉璃产业工人比较集中的地方。她要在教学之外,发动群众,进行爱国和革命宣传。

    期间,她与在报恩寺小学当教员的堂兄蒋方宇(原名:蒋衍桂,新中国成立后,任济南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山西冶金厅厅长)、在小辛庄小学当教员的学张敬焘(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省副省长)一块参加了“中华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真正的革命生涯。

    抗日战争爆发后,蒋舒和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抗日救国的烈火,毅然放弃教员职务,投笔从戎,参加了抗日革命队伍——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三支队。因她有文化,思想又进步,组织便派她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学习结业后回到原部队,成为部队军事、政治骨干。因脑子灵活,枪法又准,在参与指挥的几次战斗中,都取得了意想不到战绩。因为这样,在那武器匮乏的年代,组织为她专门配发了双短枪。成为当时小有名气的“双枪姑娘”和“双枪女战士”。

蒋舒和的牺牲让村民和部队上下都十分悲痛,在她牺牲后的第三天,佛村村民和部队为她和牺牲的战士举行了有史以来最隆重追悼会,把她葬在佛村东门外的善庙地,每当新一天开始,打开东门就能看到他们的救命恩人。

在蒋舒和牺牲的小北浅大条石,人们建起一个神龛,用乡亲们独特的方式来感恩保护他们的亲人。自发的到此祭祀,香火不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廖容标、姚仲明等领导曾多次跟人们谈到淄博的抗战,无不赞叹蒋舒和是个了不起的“奇女子”,是我们身边的刘胡兰和赵一曼。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