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公益 >> 新闻 >> 公益访谈 >> 常纪文:从振华污染案看环境公益诉讼问题

杨东平:农村教育向何处去

 

 

 杨东平(资料图)

   农村教育需要底部攻坚、资源下沉

   近些年来,许多地方大量农村学生进城上学,导致城镇地区的大班额现象不断加剧,甚至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如信阳市息县某小学,最大班额达150人,最小的也达70余人。周口市商水县某中学,平均班额超过100人。部分超大班额班级,后排的学生只能站着听讲。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大约为54.77%,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城镇化程度达到了72.55%。这直接导致人们对农村教育发展方向的质疑。

   一些人认为,既然农村留不住学生和教师,学生都愿意进城上学,何不把教育资源重点投向城区,以适应城市化的大趋势?理论化的表达是用城镇化的思路发展农村教育,也就是说把农村教育办到城市去。

   这是一个重大的方向性问题。我们需要回答: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是消灭农村教育?农村还需要教育吗?

   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无论如何城市化,农村是不会消失的。世界上最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尽管农业不再具有重要性,仍然拥有广袤的美丽农村。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说,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可见,城市化并不是要消灭农村、取消农村教育,而是要通过弥补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短板,为农村居民提供与市民大致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从而修复和改善农村。

   中央政府应对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思路,是清晰而正确的。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农村教育保基本、补短板,实行底部攻坚。

   1

   2014年出台《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希望用三至五年时间补齐农村教育短板。

   2

   2015年出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对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提升农村教师素质作出全面规划。

   3

   2015年11月,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强调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精准扶贫的措施就包括教育脱贫,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

   4

   2015年1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人口流动的规律、趋势和城市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加快探索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建设并办好寄宿制学校,慎重稳妥撤并乡村学校,努力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保障当地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通过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弥补农村教育短板,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对于破解城镇地区大班额现象,需要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对症下药,进行源头治理。正确的解决方法不是教育资源继续向城市倾斜,从而进一步加剧城乡差距和农村学生进城择校;而是通过资源下沉、强基固本以改善农村学校,吸引农村学生回流,这才是解决大班额问题的治本之道。

   重新认识农村教育的定位

   我们需要回答的另一些问题是,农村教育究竟是为农还是离农?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教育一样化吗?什么是农村教育的质量?今天,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已经更为丰满和清晰。

   农村教育的三重目标今天,我们可以认识到,农村教育的功能和定位应当超越为农、离农这样二元对立的思维。

   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大量农村学生可以通过高考进入城市社会,高考成为农村学生向上流动、促进社会平等的重要途径。同时,更为大量的农村学生进入城市成为新一代农民工,还有一部分人将留在农村参加新农村建设。

   今天的农村教育必须适应这一现实。农村教育的功能和内涵,应当同时满足升学、进城务工和新农村建设这样三种不同的需求。

   什么是农村教育的质量农村教育在满足有学上的基本需求之后,正在转变为追求上好学,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因此,特别需要树立新的质量观,认识什么是农村教育的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目标。农村教育的质量,就是举办适合农村发展实际需要、适合农村孩子的教育。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在许多农村地区,学生的学业水平还较低,不及格率较高。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成绩使之达标,无疑是当务之急。需要探索在教育资源匮乏、教师水平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办法,这也是对农村教育的一种基础性要求。

   但教育质量又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而应当包括那些更为基本、更为重要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例如人格养成、态度、价值观、身心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例如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领导力、学习能力;例如工作精神、实践技能、动手能力;等等。无论这个学生今后是否能够升学,这些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都能够帮助他改善生活、自我发展,使他终身受益。

   其实,这就是回归教育树人育人的宗旨,就是实行素质教育。

   办适合农村需要的教育

   以学生为本,以乡土为根学校教育应当与农村生活紧密联系,通过参与社区发展、劳动,了解家世、村史,开设地方课程、乡土课程,学生认识家乡的山川自然、历史人文、物产习俗,传承乡土和民族文化,培育学生爱父母、爱祖先、爱邻人、爱家乡的真挚情感,使家乡成为有温度、有归属感的精神家园,将乡愁化为力量,从而达成对民族、国家和人生的热爱。

   重视乡土知识和文化教育,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特别重要。

   走向生活教育

   以人为本、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必然是生活本位和能力本位的。

   农村教育特别需要实行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回归生活,回归社区,要围绕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组织教学,重建学校与社会、教育和生活的关系。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说,这是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从而把教育变成生活,把生活变成教育。

   农村教育应当超越单一的应试教育,要使学校教育除了对考试和升学有用外,还对农村学生改善生活和自我发展有用。

   重温三教统筹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开展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三教统筹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践,今天仍然值得借鉴。

   三教统筹的实质就是整合农业、科技和教育的力量,优化配置和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现代农业技术和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使这一需求更加凸显,需要通过提升教育红利弥补人口红利的短缺,为农村培养各种新型的实用技术人才。

   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办学

   农村学校应当根据农村特点,建立与社区发展、经济、民生更为紧密的新关系,实行资源共享、多样化的混合模式,具备多元的功能。学校不仅要面向学前和学龄儿童,同时还要面向成人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其内容可以是全方位的,包括扫盲、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家庭育儿、卫生健康、法制、科技等等,成为社区的教育和文化的中心。

   汲取以往农村教育发展中的教训,在教育决策的指导思想上,特别需要防止漠视各地巨大差异,用一个概念、方针覆盖所有地区的规划方式。要理解和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的多样化发展,重视两条腿走路和多种形式办学。

   为此,需要改善教育治理,将教育决策、教育规划的权力下放到省级及省级以下的政府,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农民主体、学生本位成为农村教育的新常态。

   以上引自于杨东平先生《农村教育向何处去》,该文刊发于《新课程评论》创刊号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