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非遗动态 >>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调查

[木片纸浆]将乐西山造纸 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山造纸,是将乐三绝之一。它,完整地传承了蔡伦造纸的工艺,是中国古老手工造纸技艺的缩影。如今,这项技艺的传承人越来越少,多以表演的形式存在,让人们有了“穿越时空之感”,感受古老的造纸技艺。

8月12日,记者来到风景优美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三明将乐龙栖山,探访这久居深山的神秘造纸技艺。

龙栖山,气候湿润,孕育着2万多亩丰富的毛竹,是西山造纸最好的原材料。

穿过一片竹林,眼前轻烟缭绕,古朴简陋的几座木屋就是西山造纸作坊。造纸的师傅只有6位老人,最年轻的也有59岁了。两位抄纸师傅手持竹席在纸浆池里一捞一提一放,配合十分默契,动作整齐划一,一张张纸厚薄均匀,质地细腻。

走进烘烤房,一股热浪袭来,两位老人在狭小的木屋里忙碌,他们穿着短裤背心,汗流浃背,手脚利索地将刚制作出的湿纸贴在焙箱上烘干。刚烘焙的纸十分脆弱, 需要小心侍弄。这些老人们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陈师傅无奈地说:“现在的人都不大愿意做这种粗活,人工造纸是件体力活。每一道工序几乎都是靠手工操作, 所以,做这种工作的人越来越少。”

西山纸制作工序十分繁复,需经砍嫩竹、断筒、削皮、撒石灰、浸漂、腌渍、剥竹麻、压榨、匕槽、踏料、耘槽、抄纸、干纸、分拣、裁切等28道工序,每道工序 都必须精工细作。西山纸细腻柔韧、光润洁净、吸水性强、久存不蛀,用于书法,吸墨性强,墨色固定而不褪色;西山纸既可用于修复、印刷古旧书籍,又可用于书 法,装裱后古色古香,因此,深受用户的喜爱。

将乐西山纸在唐、宋时代颇负盛名,迄今一千多年的历史。清人郭柏苍的《闽产录异》说将乐纸以杨家山的京纸和龙栖山的西山纸最好。当年,乾隆皇帝编《四库全 书》时,命钦差大臣到将乐调西山纸印刷。

清代以后远涉重洋,畅销日本、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西山纸”的辉煌期出现在民 国时期,百余家作坊年产纸5万余担,为闽省之最。20世纪30-40年代的抗战时期西山纸被大批调到永安印刷“中央日报”,纸质大大超过当时重庆的“中央 日报”。

20世纪50年代的解放初期西山纸大量出口东南亚,为国家争取了不少外汇。20世纪70年代,中央政府对龙栖山的西山纸实施统购统销政策。

西山纸 亦作为《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线装本的专门用纸,而广为人知。仅仅用于《毛选》的西山纸,就达640多吨。到20世纪80年代,当地造纸作坊尚余 60多家。现代的造纸工艺,让曾经盛极一时的手工造纸悄然沉寂了。

到了2006年,龙栖山造纸作坊是将乐仅存的一家,作坊位于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的竹海深 处。如今,西山造纸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和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一个农民,我觉得种竹柳和种菜一样,买到正规的品种后,通过优良的管理,将它的速生性发挥到极致,踏踏实实地把竹柳树种好,然后将它卖个好价钱。这就是你我做竹柳树这个项目的直接目的。请关注,

投稿、推荐文章或咨询竹柳问题请发至:2399690989@qq.com

种竹柳有问题,请留言给我们或收藏我们的网址!

除非注明,文章均为中国竹柳树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

http://www.zhuliushu.cn/index.php?c=content a=show id=912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