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民风民俗 >> 湄潭民风民俗

湄潭风俗

一、茅坪花苗

花苗原是我国东部的一支古老民族,约宋、元时期自黄淮流域西迁入四川古蔺一带,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日本侵华期间从湖南移至川黔边境分为两支,一支去綦江、桐梓地区,另一支流迁至黔北湄瓮边界的茅坪一带定居下来,繁衍至今。在茅坪镇桂花、土槽、地关三村聚居的花苗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独有的花苗文化。其中的婚俗是花苗礼俗文化的集中体现,它的订婚、结婚过程,成为花苗文化的精髓。

每年的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是花苗人民的“踩山坪”节,一对对年青男女最激动人心的节日,他们穿着盛装,来到每年聚集的地方,唱歌、跳舞,向心爱的人表达爱情。

二、抄乐傩戏

湄潭县抄乐乡傩文化是贵州古夜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湄潭经过明朝大规模的移民,外来人口大量的迁徙,土著的巫傩文化与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互相融汇交流,演变成具有黔北特征的傩文化。

抄乐乡解放前有13根傩戏担子(即13个队团),在乡间巡回演出,很受群众欢迎;八十年代初抄乐乡办了几期培训班,傩戏艺人们凭着他们惊人的记忆,收集整理了已失落的戏剧脚本,又相继排练演出。1988年抄乐乡傩艺人赴省城贵阳演出傩戏《毛鸡打铁》,1994年傩戏艺人赴日本演出了《骑龙下海》,均获得成功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傩戏研究者搜集整理了傩文化资料共计约12万余字,资料内容广泛涉及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民族、民俗学以及哲学和历史学等方面。搜集傩戏剧本和阳戏剧本20余个,约10万余字。1999年成立了“湄潭县抄乐傩文化研究会”,同年2月成立了“湄潭县抄乐乡傩戏艺术团”。

三、古镇工艺——永兴背带

湄潭县永兴镇的背带久负盛名,古镇妇女皆善刺绣。它以其新颖别致的设计,精细绝妙的工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永兴背带有二十多道工序。从布壳到成品,全是手工制作:粕、剪、贴、写、画、拼、锈、缝,一针一线,一刀一剪,均显独到工夫。做工精细,牢实耐用,有“红罩金蕊两根绳,一根要背几代人”之誉。

四、农村建房习俗

湄潭的房屋均为悬山穿斗式木结构,并因屡遭火灾而筑封火墙加以防范。建造房屋须择吉日伐木、动工、立房、钉大门、安香火等。完成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掌墨师都要进行一系列的祭祀,如拜祭神灵或祖师等。如在起房时掌墨师站在列子上手抓拄缆负责指挥,并高声诵着建房的“祓式”(匠人建房的经典语言)“天上落雨湿汤汤,今日众位把忙帮,主家选个黄道日,众位摸到手又僵。一来又是天气冷,二来落雪又打霜,心齐不怕天气冷,亲朋老幼不怕伤,自从今日抽(撑)起后,世代儿孙有官当”一类的吉祥语,以求建房的每一个步骤都平安顺利。

五、湄潭打闹歌

黔北的“打闹歌”是黔北广大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自发创作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化艺术,是我们黔北文化的一支奇葩,“湄潭打闹歌”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在广大的农村,每到6、7月份,农户家里都会请人来帮助对农田薅草(除草)。“打闹”的意思,就是两位歌师(也叫闹手),一人击鼓,一人敲锣,一边唱歌,以俚语督促劳作中的落后者,一面增加了劳动情趣,一面监督薅草人的进度和质量。

六、石家古宅雕刻

抄乐乡石家寨系清朝中期一名门望户,“石家古宅”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石家古宅”分石卷龙门,木雕香火,花草人物木窗三部分。“石家古宅”建于光绪年间,其中香火是古宅雕刻工艺的精髓。香火高4.2米,宽2.24米,厚0.6米,分上中下三部,上部像牌坊样的结构,栈脊两边龙伸凤展,沿边宝珠连串,飞檐翘角如花尾翻天,正中有一匾额,书“乃建永家”四字,图案似楼阁一样错落排列成“八”字形。中部由八根圆柱分两块菱形支撑着飞檐翘角的楼牌,两边转角分别有两块扇形匾额书“蒸蔚”、“云霞”,香火顶上挂有宣统二年兴义县正堂沈洪耀知县送的一块贺牌(牌书“康疆逢吉”),神台以下约1.2米,是一个平面,在壁廊上,四周镶有花边,上下有牙脚重廉,中间是一幅八仙图,图下斜两方是刻有关公朝圣,李密嗣祖的图案,意忠孝为本。整个一堂香火,雕刻嵌有36幅图案,幅幅相异,各具特色,栩栩如生。

七、西河灰豆腐

西河灰豆腐是有名的特色食品之一,其制作工艺如下。

首先制作豆腐:

1、选较好的黄豆,用清水泡胀、洗净;

2、将豆子磨成浆;

3、把豆浆放到锅里烧沸、过滤,将滤液放入锅中加热,加入适量的酸汤使豆腐成团;

4、将豆腐放在箱里,调匀后压紧后取出。

其次是制作灰豆腐:

1、将豆腐用刀切成小的立方块形状,放入适量柴灰中约27小时;

2、从柴灰里取出豆腐晾干,再放入另外的装有柴灰的铁锅中,用微火炒,炒泡为止,用清水洗净,即可食用。食用时可煮烫,也可干炒,独具风味,多出现在农村宴席或过年的餐桌上。

八、牛场龙灯

牛场人喜欢舞龙灯,多时全街上下有十多条龙,以原来的生产队为单位,几乎队队都可以出龙,龙灯主体为竹架,外蒙皮纸,绘上龙纹,龙灯尤其讲究的是龙头,不但做工要细,而且特别要有威武之气,龙体有的为节节龙,有的为弯弯龙,如陈氏龙灯中就有,弯弯龙、飘龙,龙体较大,彩扎工艺精湛,观赏价值极高。

牛场的龙灯每年正月初九出龙,正月十五收龙,十六日化龙。出龙、化龙(燃化)要祭祀,有条件的化龙时还要会餐。尤其是正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燃烛,备上烟花、爆竹接龙,寓意风调雨顺,平安吉祥。

九、梭米孔狗老山狮舞

梭米孔狗老山狮舞流传于清代光绪末年,至今已传子弟黄兴义(男,68岁)、陈启华(男,65岁)。高跷舞狮,技艺独特,熟能翻舞台,高达10米。其节目有:金狮滚绣球、孙悟空过火焰山、大顺耕田、黄龙缠腰、天鹅报蛋、美女梳头、黄莺扇翅、金狮踩斗等。有演员9人,主要演员4人,狮头、面具古朴,尤其是狮皮曾是孙中山时期制作,虽历经修补,仍旧完好。

每年春节期间在本地及邻县演出,技艺惊人,深受群众喜欢。

十、复兴阳戏

复兴阳戏在复兴镇两路口村长榜的唐家已传唱了35辈人之久,是民间数百年遗留下来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内容是根据民间流传的外孙杨戬(二郎神)书孝救母、《桃山救母》和为民除害《降龙》的素材所演的上下两部地方戏。该戏的场面壮阔,人物众多,情节紧凑,台词精炼,语言丰富,是吻合历史传说的一部戏曲,尤以下部“降龙”更佳。此戏多以社戏和祝寿上演,耗时较长,乐师和演员需15人。

十一、湄潭农民画

湄潭农民画主要以反映农民生活为题材,在八十年代中期,县文化馆曾培训学员近百人次。并以其独有风格多次亮相省内外,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好评。农民画根植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的刺绣、剪纸、雕刻等民间艺术土壤之中,这些作品或表达本民族的历史,或表达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或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把这种情绪或表现在满足自己物质生活需要的衣物上,或表现在满足自己精神生活的纸上。“喜欢哪样‘画’哪样,怎样好看怎样画”是民间绘画的一大特点。民间画师在表现这些内容时,往往把当地的民俗、生产生活、自然风景等事象无拘无束地融入画中,大胆地发挥想象,表现出一种纯朴、自然、率真、坦诚的风貌,在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中,不失夸张和错位,这些都表现出了民间绘画固有的乡土特色和泥土气息。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