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民族渊源 >> 中国道教发原地(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剑阁普安

中国道教发原地(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剑阁普安

 

 

从剑阁县剑门关向南,沿金牛古道40余里,有一座千年古城,蜀门要地——普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南来北往之要道。古代南北文化交融之处。普安镇现有13万人。

  剑阁县鹤鸣观位于普安镇东山之鹤鸣山。公元126年,鹤发童颜的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祖师,率弟子数人入蜀,在此创立了制度道教,并开设正一道场,继承了远古的神仙道,方仙道,巫教,以老庄思想为道教理论基础,传承了以医弘道的先秦道门医学。修建了鹤鸣观。传授弟子,以医渡人,以医弘道的方便法门。此山逐成为我国著名的道教发源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被誉为“道国仙都”。鹤鸣观几经沧桑,几经修建,最终毁于文革。

  值得庆辛的是,在北魏唐代的在鹤鸣山留下了道教摩崖石刻群,还留下了修炼图,都是长生,长寿的内容。

  陈云鹤道长传承了道家中医的太素脉法,此脉法据专家鉴定最少有两千年的历史。 

  陈云鹤道长奉师命从成都来剑阁县普安镇鹤鸣山重建鹤鸣观,重续张道陵祖师以医渡人,以医弘道之路。 

  太素二字的由来

  出自《列子》天瑞: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

太素脉法的来源:

源于道家之神仙道,秘传八千年以上。因为道家有一套完整和系统的认识自身、认识宇宙的方法,我们可以称之为内求法——返观内照

太素脉法是在道家思想的指导下,以河图、洛书、八卦、九宫、阴阳、五行为模型建立的一套具有定位、定形、定性、定量、定时空的道医诊断脉法系统。

太素脉法的历史:

太素脉法一直隐传于道门之中,由于历史原因部分散落于民间,隋唐始见于文字记载,明代时期青城山道士张太素之弘扬。

太素脉法的传承路线:

一部分由道医罗明山道长传给陈云鹤道长,一部分由游宗发道长亲传。

太素脉法的特点:

左右手各三根脉:1、天脉——督脉2、地脉——任脉3、人脉——中柱脉

1、阴阳、太极、九宫、八卦对应七脏九腑

在手桡骨高骨下定位——寸、关、尺

右手:右肺、肝、右肾;

左手:左肺心、胃、左肾;肝胆与脾胃位置对换

七脏九腑:

七脏——大脑 肝 心 脾 肺 肾 睾丸(暖巢);

九腑——胆、大肠 小肠、胃、胰腺、膀胱、脊柱、精囊、前列腺(乳腺、子宫)

三、1、命理脉法

    2、生理脉法:器质性脉法与功能性脉法

    3、器质性脉法:点线面体

    4、功能性脉法:浮沉迟数

    5、以气吸脉

    6、必须以内功为基础 

  把脉前必须净手,更衣,凝神,静炁,调神入静片刻,方可把脉诊病,作为一名道医必须应该要有大医精诚的境界。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