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化遗产 >> 浙大与湄潭,70多年茶缘见证中国现代茶业开端

浙大与湄潭,70多年茶缘见证中国现代茶业开端

浙大与湄潭,70多年茶缘见证中国现代茶业开端

作者:王岳飞:茶学博士、教授、博导,国家一级评茶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浙江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

  1940年初,贵州北部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的小县城——湄潭,来了一群举止得体却满面尘土的读书人。他们来自遥远的江南,因为战火纷飞,他们流离失所,却将传承文脉的重担挑在肩上,渴望着在远离战火的西南大后方觅一张安静的书桌,继续专注于教学与研究。


d5.png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多所高校成日军轰炸的重要目标。国内108所高校中,91所遭受了轰炸破坏,25所高校被迫停办,为保存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人才,众多高校选择了向内地迁移的艰难之路,浙江大学也不例外。


d6.png

  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亦力主西迁,并于9月21日开始撤离杭州。从这一天起,直至1940年初,浙江大学教师、学生及家属一千多人、几千箱图书仪器,完成了首迁浙西、次迁赣中、三迁桂北、四迁遵湄共2600多公里的西迁路。因迁徙路线与红军长征大体相同,人们把它称为“文军长征”。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国立浙江大学终于在贵州安顿下来。学校本部办公机构、文学院、工学院和师范学院文科系留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和师范学院理科系,落户湄潭。

d1.png

  从1940年5月浙大农学院首批学生抵达贵州湄潭开始,直到1946年8月,浙江大学在湄潭办学的这七年是浙大历史上发展最快、最辉煌的时期之一。浙大人在湄潭创造了累累硕果,使浙大迅速崛起成为中国一流高等学府,并享有“东方剑桥”的美誉。这七年间浙江大学师生在实验茶场与当地人民共患难,同努力,一起为中国现代茶业在湄潭的发展播下了种子。更以茶为缘,以茶为媒,再接下来的70多年间,不断交流合作共谱现代茶业的新篇章。

  浙大来到小城湄潭,带来的不仅是人气,大批专家学者,给美丽的山区小城带来了浓郁的文化学生氛围,为当地的经济文化,特别是茶文化的繁荣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当湄潭的传统茶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后,碰撞出的是名扬四方的新品种湄潭茶——湄潭翠芽。

  1939年10月国民政府农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在湄潭筹建实验茶场,派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刘淦芝出任当时中央农林部湄潭茶叶试验场场长,后其又被聘为浙大农学院病虫系兼任教授。浙大西迁湄潭办学后,很快与实验茶场联姻,这场联姻几乎决定了湄潭接下来70多年的产业发展重心,也让湄潭成为中国现当代茶业发展的起点站。浙大以人才和科研器材优势,帮助指导实验茶场开展科学研究。他们联手办学搞科研,借湄潭山水之灵气,把湄潭的茶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改进了湄潭茶固有的品质,引进了异地的优质茶种和杭州“龙井茶”的生产技术,使湄潭茶叶顿时名扬四方,受到浙大教授、专家的好评。在中国现代茶叶历史上,没有一个地方像湄潭这样汇集了张天福、刘淦芝、李联标、徐国桢等重量级茶学专家。战争使得这些名字与湄潭紧紧相连,英国近代科学技术史学专家李约瑟曾说湄潭是浙大科学活动的中心,他们是中国科学事业的希望。


d7.png


  湄潭自古产茶,至今还有很多明清时期的古茶树,但在当时长期只做“粗茶”,相对今天的翠芽、龙井、铁观音等茶而言,并没有特定形状。当时见证新茶创制的村民在回忆时说,他当时发现说一口外地话的制茶师傅的制茶手法、用料,与当地截然不同。原本他们采的鲜叶,是已绽放了多片嫩叶的嫩尖,而这些外地来的师傅只要一到两片叶子的嫩芽,用平摊的手掌在铁锅里翻炒,而不是抓在手里反复揉捻。他说,外地师傅做出来的茶叶,扁平光滑、看起来很舒服。而这些制茶师傅,正是专门从浙江请来的龙井茶制作技师。

d2.png

湄潭

  新茶制作成功后,竺可桢、蔡邦华等浙大名流和社会各界都常去参观、品茶。湄潭有了龙井茶,极大地激发了浙大师生的爱家爱国情感,更触动了浙大爱好诗词的教授们的灵感。江问鱼、苏步青、刘淦芝等人,常在这里吟诗作赋,自发组成了闻名中外的“湄江吟社”,留下三百余首诗词,其中有60多首与茶有关。

  “湄潭龙井”,开启了贵州省“细茶”制作的大门。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湄潭龙井”也逐渐更名“翠片”“翠芽”,用材也由最初的一芽一叶、一芽两叶,发展到更精细的独芽。现在,“湄潭翠芽”已成为湄潭县30多万茶农的共有商标品牌,囊括了翠片、毛峰等多个品种的茶叶,其品牌价值达16.38亿元。

d3.png

湄潭茶海

  当时,中国人民正在蒙受日寇侵略,祖国半壁山河已被日寇侵占。在全国人民奋起抗战的艰难岁月里,在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老一辈茶叶科技工作者,怀着一腔爱国热情,依然执志不移,兢兢业业从事茶业科学研究。在茶叶育种栽培方面,他们在贵州首开茶产业调查,开展茶树品种研究,对地方品种进行调研分类,引进外地茶种进行栽培实验。在茶叶加工制茶工艺方面,以适宜茶类的试制,引进茶工艺,试制新产品为重点。除了引进龙井茶工艺试制生产龙井,还先后产出“湄红”“湄绿”两个外销产品,同时还试制了乌龙茶、黑茶(就是今天的湄潭手筑黑茶)。在化验分析方面,他们首次在贵州开展茶叶生化成分测定,由浙大农化系严格记录采样地点、采样标准及处理方法。关于茶园土壤分析,浙大农化系也对其pH、钙、及铁含量做了分析。浙大更是最早在湄潭乃至贵州开展茶树病虫害种类的调查研究。

d4.png

湄潭雪景

  浙江大学在抗战期间西迁湄潭七年中,与民国农林部所属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合办的湄潭实验茶场,教学、科研、生产实习紧密结合,做了大量的茶叶科研工作,不仅对湄潭的历史、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促进了湄潭茶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贵州高原的茶业和茶文化及贵州早期的茶叶科学技术活动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浙江大学回迁杭州后,实验茶场的主要人员也同时迁走,但是湄潭实验茶场却永远留在了湄潭,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的所在地及主要器材也永远留在了湄潭,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和贵州省国营湄潭茶场。

  而如今浙大与湄潭之间茶的故事,还在续写新篇。2017年5月,“湄潭翠芽”和“遵义红”作为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专用茶,温润了浙大校友的心田。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