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公益 >> 新闻 >> 公益访谈 >> 李荣光:一颗志愿心 十年善行路

全国人大代表李晓林:三招保障“稳定脱贫不返贫”



2019年是我国全面打赢扶贫攻坚战关键的一年,广大公益慈善组织应该进一步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实现脱贫致富并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全国人大代表、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晓林表示,公益慈善组织应该从三方面着手,助力广大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并让他们稳定脱贫不返贫。 首先要以教育扶贫为牵引,融合扶智扶志与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源。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慈善组织要将教育扶贫作为突破口,从思想和职业技能上,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的信心,帮助农村学生走出大山,为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培养栋梁之材。李晓林表示,多年来,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累计投入超过5亿元,帮助贫困地区改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目前,众多受资助的学生不但已经成为家庭脱贫的顶梁柱,而且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其次是帮助贫困地区转变生产观念,积极探索农村产业扶贫新模式,让扶贫工作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据李晓林介绍,多年来,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在不少贫困地区积极推进慈善组织﹢地方政府﹢合作社﹢企业﹢受助农户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开展了大量的农村产业帮扶工作。
帮助贫困地区稳定脱贫,要立足当地资源,鼓励和支持带动贫困户增收作用明显的种养业、林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大力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品。李晓林建议,作为公益慈善组织,应积极探索实施农村产业扶贫新模式,从技术服务、资金支持、宣传推广、销售渠道等领域入手,一方面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专业能力,提供更多的优质农特产品;另一方面要提升农产品出山、出村的综合保障,让困难群众得到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稳定脱贫不返贫。
第三就是要积极将电商扶贫、消费扶贫相结合,帮助贫困地区群众熟练运用新技术、新平台,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业产业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李晓林看来,电商扶贫、消费扶贫是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新平台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动力。因此,慈善组织要发挥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共同开展电商扶贫、消费扶贫,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农产品,推动电商平台、电商企业与贫困地区建立长期稳定产销关系,促进贫困地区农产品质量提档升级,创建地域特色品牌。
2018年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联合17家知名电商企业和爱心企业启动中国电商扶贫联盟,从品牌推介洽谈会、三品一标认证、区域品牌打造、助推产业发展四个维度,扶持培育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品牌。李晓林表示,联盟还积极开展贫困地区电商培训工作、培养农村电商基础人才,不断激发贫困地区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在稳定脱贫成果、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