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非遗动态 >> 明中: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民俗文化

守住一份工艺 留住一份绚烂

华龙网10月30日10时讯(特约通讯员 王新莲)选材料、分解、打磨、浸泡……近日,笔者如约来到重庆市荣昌区板桥工业园区荣昌区倪牛角工艺品有限公司内,只见公司负责人倪天贵正伏案雕刻,看似不起眼的牛角、羊角经过他的巧手,竟变成精美绝伦的孔雀、老鹰、仙鹤、鲤鱼、笔筒、牛角梳、刮痧片、烟盒、发夹等工艺品及生活用品。

今年54岁的倪天贵,16岁时拜高级工艺美术大师陈兆文学习角雕工艺;1994年投资2万余元开办角雕厂;2004年在荣昌区(原荣昌县)建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生产角雕……如今,已从事角雕雕刻工艺38年的他,生产的产品数不胜数,产品主要畅销全国各地,而在2017年,他也被评选为第五批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制作角雕。王新莲 供图

拜师学艺 用眼睛发现美

1979年,16岁的倪天贵因高考不尽人意,他便回到家乡重庆市荣昌区铜鼓镇跟随父母务农,也时不时跟着父亲学习做简单的角雕。忙碌的日子虽然让他的生活变得充实,可不安于现状的他,却想在学业上再拼搏一次。于是,他拿上课本,重新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复读。

复读期间,倪天贵见高级工艺美术大师陈兆文所做的角雕工艺品甚是精美,牛角上所雕刻的动植物栩栩如生,让他大开眼界,他便萌发了拜师学艺的想法。“多一门手艺,多一条门路。”他说,因自己的父亲从事角雕买卖,所以从小在耳濡目染下,他也会简单的角雕雕刻,但工艺却不精,所以见了陈兆文的角雕作品后,他便大胆向陈兆文说出自己的想法。而聪慧的他得到陈兆文赏识,并收他为徒弟。接下来的时间里,倪天贵每逢师傅回到家乡时候,他便上前虚心向师傅请教学习。

“做角雕工艺品时,应当培养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陈兆文说,角雕雕刻时可利用材料的天然花纹色彩,因材施艺,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经过多年刻苦学习,倪天贵掌握了不少角雕工艺的技能。

坚守工艺 筹资创办角雕企业

1981年,让倪天贵遗憾的是,高考成绩仍不随人愿,他未能步入理想中的大学。回到家乡他,努力调整心态,他不断的告诉自己:“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时,它常常会留下另一条道路,要相信未来只要努力,一定有所作为。”

从那以后,倪天贵当过广播员、教过书、摆过地摊……工作经验颇为丰富的他,虽然曾换过许多工作,可他学习角雕雕刻从未间断过,每逢闲暇片刻,他便操起刻刀,制作角雕。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从最初对角雕的好奇转化成热爱。“我热爱这门工艺,正如我热爱生活一样,它能给我安静的环境,让我思考创作。”他说。

正因为倪天贵对这份工艺的坚持,1994年,他便萌发了创业做角雕的想法。

“有了想法后,我就去成都走访调研角雕工艺系列市场,了解到角雕深受广大顾客朋友喜爱,市场潜力大。”他介绍,而当听闻某角雕大师年销售额达10余万元时,他更肯定了创办企业的想法。

说干就干。1994年上半年,倪天贵拿出全部积蓄,及部分贷款共2万余元创办企业。

选址、买设备、进购材料……创业初期,倪天贵事事亲为,每天起早贪黑在厂房,教导工人制作角雕,虽然日子艰辛,可他却无怨无悔,而每当看见自己制作的角雕产品时,他心里便乐开了花。

创业遇阻 相信坚持总会有收货

看着一根根牛角、羊角等兽角经过加工制作,华丽转身为手镯、项链、烟盒等产品时,倪天贵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而他也为企业定下“立足铜鼓、面向荣昌、走向大足”的市场目标,积极开拓市场。

理想是美好的,可现实却是残酷的。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倪天贵措手不及。

“来看稀奇的人多,但买的人甚少。”在街头销售角雕的倪天贵无奈道,产品刚问世时,很多人都怀着好奇的心前来凑闹热,但愿意下手购买的顾客并不多。“很多顾客不相信这是牛角做的,也有顾客嫌弃产品没有做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来选购的顾客更是少得可怜。“到了后来,没说是顾客,就算是凑热闹的人也没得了。”他苦笑地说。

“一年下来,产品销售额才1万余元,这点收入就连最基本的工资都不够发,更不用提还银行贷款的事。”倪天贵说,为了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他将家中卖猪、及农产品的钱全部拿去还银行贷款,并多次向亲朋好友借钱周转资金。

“最艰难的时候就是1996年至1998年,市场打不开,仓库堆着许多产品,无钱偿还贷款。”他说,虽然生活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可不愿就此放弃的他仍选择坚持。“我相信坚持总能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奇。”他说。

改进技艺 产品畅销国内外

“虽然我们的产品没有做好,但我相信经过精雕细琢的角雕一定可以登上大雅之堂,让顾客喜欢。”倪天贵说,他不断改进技艺,购买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并加强工人学习,提高技艺,力求做最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

与此同时,为充实自己的角雕技艺,倪天贵积极向其它角雕大师请教与学习,还通过实地考察、看书等方式为自己“充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付出,倪天贵经营的企业逐渐有了好转。而就在1997年,他在城区租住了一个厂房,并将自己的企业搬进了荣昌城区,产品也走进了浙江义乌,而更让他欣喜的是,他生产的产品——水牛角健身扒,让企业彻底摆脱了困境,让他看见了光明。

“1998年,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在浙江义乌的客商。”倪天贵介绍,当年这位客商向他订购了50根水牛角健身扒,被顾客一抢而空。接下来,这位客商向他订购的产品数量也逐月增加。不仅如此,水牛角健身扒等产品还销往北京、九寨沟等地,并占有一定的市场。

“皇天不负有心人,企业总算好转了,我也有钱还账了。”倪天贵介绍,1999年,他便将所有欠款还清。不仅如此,在2004年12月,他在板桥工业园区购买了14亩土地,建成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并添置了120多套牛、羊角专业生产设备,而此时,他的企业主要生产孔雀、老鹰、仙鹤、鲤鱼、凤凰、笔筒、笔架、手镯、项链等工艺品和牛角梳、孝顺子、挖耳牙签、刮痧片、手杖、拂尘、烟盒、发夹等生活用品约300多个品种,并形成了年产值达千万以上的牛、羊角系列产品规模企业。

而在2007年,倪天贵成功注册“倪牛角”商标,产品畅销全国、东南亚及西欧各国。

而在往后的日子里,随着“倪牛角”的名气越来越大,2013年,倪天贵荣获第一届荣昌县工艺美术师称号;2016年被评选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荣昌角雕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被评选为重庆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加入电商 散发荣昌角雕魅力

“如今,随着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开始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而电子商务迅速崛起,争夺了角雕工艺系列市场份额,这是不可逃避的新竞争。”倪天贵介绍,如今他经营的角雕企业因为电商冲击等原因让他再次遇见瓶颈,所以在未来的日子,他打算融入电商,自己开网店经营,不断创新企业经营方式,另辟蹊径,将消费者重新拉回来。

“守住一份工艺,留住的是一份绚烂 。” 倪天贵说,当前与角雕结缘已38年的他,感受到角雕纯天然、个性化、工艺精美的特性,他打算继续坚守老祖宗留下的瑰宝,一辈子都要“钻牛角”,制作出更多精致产品,让更多人感受到荣昌角雕的魅力。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