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非遗动态 >> 百度知识体系非遗线下启动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联网+”落地(2)

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盛宴(图)

《激活非遗第一季》版面图《激活非遗第一季》版面图
报道简介

华夏文明看山西,我省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那些民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今年,本报发起“寻访三晋非遗”活动,兵分多路,寻访那些濒临失传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连续数月开设专栏,并推出特刊,全面展示山西省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声唱腔,一把乐器,历史就活了。

一缕香烟,一项技艺,文化就活了。

那是刻在人心的历史,那是留在生活的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些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光的更迭中,在潮流的冲刷下,与人们渐行渐远,变得漫漶不清难以触摸,这几乎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面对的困境。于是,保护,成了当务之急。

李小鹏省长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推进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递了千百年的技艺,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中丧失;流淌了无数辈的血脉,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流。保护非遗,就是保护先人的精神火种;保护非遗,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传统;保护非遗,就是保护我们的民族记忆。

然而,每一位非遗的传承人心里都清楚:传承,才是最好的保护。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激活非遗的文化品质,打通非遗的历史隔膜,是现在、更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非遗能够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的重要课题。

于是,我们出发了,寻访生长在三晋大地上的国家级非遗,寻访那一段段动人心魄的历史,寻访那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声腔,寻访那一个个叹为观止的技艺……寻访是回溯和展示,也是保护与传承。6月13日是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可是在当时,我省从未有权威媒体对此进行过系统的、深入的挖掘采访。就让我们通过镜头勾勒出山西文化遗存的地理坐标,挖掘这些遗产的文化品格和内涵。把那些活的历史和文化定格在一帧帧画面中,定格在看见温暖、看见美好的心里。

这是一个繁杂且浩大的拍摄、采访工程,因为,大多数文化遗存所处地域比较分散,不仅寻访起来有一定困难,更重要的是,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渐渐老去,很多珍贵的非遗濒临失传。2015年4月,我们以太原为中心,兵分多路,南经晋中、临汾下运城,北经忻州、朔州上大同,东绕阳泉到长治、晋城,西达吕梁,开始进行深入挖掘。

受一些项目尤其是民俗项目时间周期性的影响,我们未能在短时间内将我省的全部国家级非遗项目进行展示。这是“寻访三晋非遗”报道的遗珠之憾。但寻访有终,保护无尽,让非遗明珠纷纷光彩重现,将是我们无法割舍的心愿与向往。

期待更多的后来人,能捡拾起三晋大地上琳琅满目的非遗家珍,传续之,光大之,激活之,兴盛之,以果敢的担当,不负非遗大省的丰厚馈赠与殷殷期望。

本报记者 马立明

报道回顾

(2015.4.23)

《“接姑姑迎娘娘”洪洞走亲民俗活动全记录》

(2015.5.19)

5月19日起,我们陆续推出近30个图文专版,对广灵剪纸、大同铜器、襄垣炕围画、万荣笑话等非遗项目进行了报道。

(2015.6.12)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