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非遗动态 >> 走上国际大舞台的闫家山地秧歌,拥有200多年历史,已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走上国际大舞台的闫家山地秧歌,拥有200多年历史,已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多年前,闫家山村的村民为了庆祝丰收,不管男的女的会扭的都扭动起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在漫长的光阴流转中,周口路社区闫家山地秧歌不断发展,在经过恢复、挖掘、创新之后,它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去年五月,闫家山地秧歌被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去年的世界休体大会上,团队更是以优异表现成功斩获舞蹈大赛老年组金奖。

唤醒秧歌魂 成立艺术团

据了解,大约200年前,闫家山村先人们从当年盛行的高跷秧歌中得到启发,将舞扇少女,拉鼓少男,耍铜钱棍,打棒锤男青年的表演移植到高跷上。约140年前,一位叫闫昌洋的男子带领一班人把七八十厘米的高跷改为只有十厘米的“矮跷”,同时增加了持伞老者领舞并即兴歌唱,以挎篮、拿蒲扇老婆婆作伴,舞出了新的风采,“地秧歌”由此定名。 但据社区居民闫学江老人回忆,他印象中村里最后一次秧歌表演是1963年,当时19岁的他在秧歌队里司职花鼓。从那次表演后,闫家山地秧歌就消失了。

为了唤醒“失传”已久的秧歌魂,2011年,闫家山社区居委会主任闫恒巨与闫家山地秧歌传人闫学江等人在雁山集团公司董事长闫立列的倡导和支持下,通过走访研讨和演练,逐渐将闫家山地秧歌初步恢复,成立了闫家山社区艺术团秧歌组,根据参演人员都是老年人的情况,编排出合适的动作套路。

融合新元素 独创接地气

70岁的地秧歌传人闫学江说:“最原始的地秧歌只是肢体简单的扭动,现在的地秧歌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很多动作,分为了花伞、婆婆、棒槌、铜钱棍、花鼓、扇女等6种新鲜角色,蕴含了女性的柔美、男性的刚劲、丰收的喜悦以及诙谐逗乐等多种元素,不同人员各司其职,和谐流畅地地完成了表演。

笔者在现场感受到,整个地秧歌团队道具新颖独特,动作编排连贯优美,跟一般的秧歌队和锣鼓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接地气在。这在青岛乃至山东的表演形式中都是独一份的。

传统中国范 迈向大舞台

自地秧歌团队重新组建以来参加了很多国内外的活动,在各种市区级比赛中屡获大奖。2014年,以地秧歌队为主的闫家山社区艺术团一行60人,赴韩国大邱市参加“联动文化交流”活动,在大邱市东区老年大学进行了地秧歌表演,获得大邱市市长签发的“大邱市联动艺术表演活动特色一等奖”证书和奖杯,引领着“中国范”十足的表演形式迈向了国际化的大舞台。

去年5月,闫家山地秧歌被成功评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去年又正好赶上省级申遗年,周口路社区就趁热打铁直接把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申请了。希望通过后人的保护与重视,将秧歌这项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