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公益 >> 民生 >> 关注教育 >> 教育部规定禁止妨碍义务教育实施

教育部强推, "首席教师”如何评定?

首席教师是教育部为中西部乡村地区造就一批基础教育领军人才而启动实施的一项岗位计划,2019年在安徽、河南、陕西、甘肃等四省先行试点。
我们先来了解下《通知》对首席教师岗位设立相关的主要内容,然后与教师职称评聘进行比较分析。首席教师的评定与教师职称评定相比较,存在很大区别,应该不会造成像职称评聘那样的热闹场面。



一、首席教师的岗位条件要求苛刻,很多教师根本就不具备评选的条件。
1. 政治素质过硬。2. 师德师风高尚。3. 育人成绩显著。4. 教研能力较强。5. 组织能力较强。6. 获得过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师、教学名师、教书育人楷模及特级教师等的优先。 7. 副高级职称以上,50周岁(含)以下,不含乡、镇中心校正职校领导。
从首席教师的评定标准看,16项,与职称评审条件所要求的政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教学业绩等条件相近。但第7项,要求是比较苛刻的:副高职称以上,50岁以下,附合这项条件的,基本上仅为学校小范围内的4050岁的为数较少的中青年优秀或骨干教师。也就是说把很大一部分教师已经排除在外,竞争人数基本不会太多,因此,也就难以形成蜂拥场面。
另外,其中还不包括正职校领导,这点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评定过程中常被一线教师吐槽的不公平现象。
二、岗位设置上指标比例低,同时有学科侧重,且任期有限制,因而对教师的吸引力远不如职称。
以乡镇为单位,专任教师在100人以下的,中学和小学各设1个首席教师岗位;100200人的各设2个;200人以上的,最高可设3个。而且侧重于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而且有三年一聘的时间限制。对一个中青年教师而言,能续聘连任的机会不多,一旦没续聘上,在心理上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相对于终身制的教师职称而言,首席教师对广大一线教师的吸引力并不会太大。



三、评选程序更简单、透明,可大大减少评选过程中的不公平,从而避免争抢现象。
1、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选拔聘用实施方案,组织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实施,面向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公开选聘,确定人选名单,并进行公示。
2、公示无异议后,填写《中西部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信息汇总表》,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备案。
从评选程序看,首席教师的评审方案直接由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并实施,制度上比职称评审更专业更内行,也就更切合一线教师的实际。特别是在评定过程严格实行公示制度,可有效保障评定的民主性、公正性、透明性,防止以权谋私的行为发生。



四、其他事项
1、待遇问题:重在精神荣誉认可。
纳入县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规划,将其作为各级名师的重点培养对象。有条件的地区可为首席岗位教师提供一定津贴,或参照特级教师待遇给予补助。
首席教师重在对教师精神荣誉上的认可,当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给予一定津贴。现在老师们也无法预估它与职称工资会有多大差别。
2、考核办法:年度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解聘。
岗位职责考核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考核办法,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实施。年度考核不合格者,解除聘任合同,停止聘期。任期期满考核合格,可以参加下一轮竞聘。
3、激励办法:申报正高可优先考虑。
对于入选首席教师岗位的教师,在各级评优评先时予以倾斜,在各级名师及教育系统先进个人、特级教师等评选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副高级教师在申报正高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贡献特别突出者,经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评审认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可破格晋升正高级职称。
但目前一线教师的多数实情是:评上副高已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对正高职称绝大部分老师已经没有再抱奢望。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对首席教师的评定条件分析,与教师职称评定相比,首席教师的评定,指标上更有限,待遇上吸引力不足,因此,应该不会造成评职称那样的一哄而起的场面。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